• [  qǔ xián  ]
  • ㄑㄨˇ ㄒ一ㄢˊ
  • BC VU

取嫌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招致嫌隙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招致嫌隙。

清 赵翼 《瓯北诗话·杜少陵诗》:“想其(指 严武 )於 杜,亦不復能如前此之阔畧礼节,而 杜 犹以故人自待,不免稍有取嫌之处。”

取嫌(qu xian)同音词

  • 1、区县[qū xiàn ]

    1.疆域,天下。

  • 2、癯仙[qú xiān ]

    1.隐居山泽的术士。 2.骨姿清瘦的仙人。指梅花。

  • 3、屈陷[qū xiàn ]

    1.诬陷。

  • 4、驱先[qū xiān ]

    1.先驱。

  • 5、曲嫌[qǔ xián ]

    1.细嫌。

  • 6、曲县[qǔ xiàn ]

    1.亦作"曲悬"。 2.周礼,诸侯之乐,室内三面悬乐器,形曲,谓之"曲县"。县,"悬"的古字。

  • 7、曲线[qū xiàn ]

    在平面上或空间中按一定条件随时间而变动的动点的轨迹。如平面上一动点到一定点的距离保持不变的轨迹是圆。

  • 8、曲献[qǔ xiàn ]

    1.私献。

  • 9、取先[qǔ xiān ]

    1.取得居人之前的地位。

取嫌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即出韵。格律诗中应该押韵的字越出规定的韵部。
  • 2、1.谓因不满而加责备。
  • 3、1.厌恨。
  • 4、1.亦作"嫌间"。 2.因彼此猜疑而产生的恶感。
  • 5、1.亦作"嫌舋"。 2.犹嫌隙。
  • 6、1.见"嫌衅"。
  • 7、1.犹厌恶。
  • 8、①被怀疑与某事有牵连:避嫌疑|君子防未然,不处嫌疑间。 ②怀疑;猜忌:徙出外县,不得嫌疑|上虑其兄弟日后嫌疑。
  • 9、1.怨恨;仇怨。
  • 10、1.看不起;厌恶。
  • 11、1.疑忌。
  • 12、1.怨恨;厌恶。
  • 13、1.猜疑,猜忌。
  • 14、指犯罪嫌疑人。
  • 15、1."嫌好道歉"之省。
  • 16、1.怨恨。
  • 17、1.见"嫌唬"。
  • 18、1.亦作"嫌乎"。 2.方言。讨厌,不满意。
  • 19、1.犹疑惑。
  • 20、1.猜忌。 2.谓嫌疑和禁忌。
  • 21、1.怨恨。
  • 22、1.见"嫌闲"。
  • 23、1.与人姓名字音相近的字。
  • 24、1.谓因有避忌而为难。

取嫌的相关查询

取嫌的意思解释、取嫌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