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hí zhāi  ]
  • ㄔˊ ㄓㄞ
  • RFF YDM

持斋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遵行戒律不茹荤食。佛教原谓过午不食,后多指素食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遵行戒律不茹荤食。佛教原谓过午不食,后多指素食。

《梁书·文学传下·刘杳》:“自居母忧,便长断腥羶,持斋蔬食。”
唐 白居易 《斋戒满夜戏招梦得》诗:“纱笼灯下道场前,白日持斋夜半禪。”
《警世通言·桂员外途穷忏悔》:“桂迁 罄囊所有,造佛堂三间,朝夕佞佛持斋,养三犬於佛堂之内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一回:“列公,这念佛持斋两桩事,不但为儒家所不道,并且与佛门毫不相干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持守戒律不吃荤腥之食。

《梁书·卷五〇·文学传下·刘杳传》:「自居母忧,便长断腥膻,持斋蔬食。」

⒉  佛教称过午不食。

唐·白居易〈斋戒满夜戏招梦得〉诗:「纱笼灯下道场前,白日持斋夜坐襌。」

持斋(chi zhai)同音词

  • 1、吃斋[chī zhāi ]

    1.亦作"吃斋"。 2.吃素。 3.特指僧人吃饭。

  • 2、嗤摘[chī zhāi ]

    1.讥笑指摘。

  • 3、尺宅[chǐ zhái ]

    1.指颜面。眉﹑眼﹑口﹑鼻所在处。

  • 4、赤宅[chì zhái ]

    1.脸的别称。

  • 5、赤翟[chì zhái ]

    1.见"赤狄"。

持斋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僧众吃的粥。
  • 2、1.古时祭祀用的醇酒。
  • 3、1.僧﹑道的施主。
  • 4、1.供僧﹑尼吃的食物。
  • 5、1.严肃诚敬。
  • 6、1.斋舍的座位。
  • 7、1.斋戒中的禁忌。
  • 8、1.僧尼吃斋前诵念的经咒。
  • 9、1.谓斋洁身心。
  • 10、1.斋戒别居。 2.家居;闲居。 3.家居的房舍;书房。
  • 11、1.道教典籍。
  • 12、1.古代道门设斋,参加人数有限额。属于斋数以外的人,称为斋客。
  • 13、1.收藏财物的仓库。
  • 14、1.掌宗庙社稷祭祀的小吏。魏始置﹐属太常。唐宋亦皆置之。 2.古代舞队名。
  • 15、1.同"斋栗"。
  • 16、1.供僧道用的食粮。
  • 17、1.供做斋用的物品。
  • 18、1.即斋舰。
  • 19、1.斋祀的庐舍。
  • 20、1.清除杂念。
  • 21、1.《旧唐书.良吏传.冯元淑》:"﹝元淑﹞歷浚仪﹑始平二县令,皆单骑赴职,未尝以妻子之官。所乘马,午后则不与蒭,云令其作斋。身及奴仆﹐每日一食而已。"佛教以过午不食为斋。元淑之马午后即不与刍,故被称为斋马。后用以比喻廉吏的乘马。
  • 22、1.亦作"斋麋"。 2.素粥。
  • 23、1.见"斋糜"。
  • 24、1.谨肃严明。

持斋的相关查询

持斋的意思解释、持斋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