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tānɡ yào  ]
  • ㄊㄤ 一ㄠˋ
  • INR AX
  • 名词

汤药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用水煎服的中药。

a decoction of medicinal ingredients;

引证解释

⒈  用水煎服的中药。

《史记·袁盎晁错列传》:“陛下居 代 时,太后尝病,三年,陛下不交睫,不解衣,汤药非陛下口所尝弗进。”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至理》:“夫愚夫乃不肯信汤药鍼艾,况深於此者乎!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九回:“他老人家是早年断弦,一向便在书房下榻,直到一病垂危,我还同你父亲在那里服侍汤药,早晚不离。”
曹禺 《雷雨》第一幕:“四凤 装做不听见,依然滤她的汤药。”

⒉  用滋补药材煮成的饮料。

《水浒传》第二一回:“却从县前过,见一碗灯明,看时,却是卖汤药的 王公 来到县前赶早市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中医指用水煎服的药物。

《史记·卷一〇一·袁盎鼌错传》:「陛下居代时,太后尝病,三年,陛下不交睫,不解衣,汤药非陛下口所尝弗进。」
《文选·李密·陈情表》:「而刘夙婴疾病,常在床蓐,臣侍汤药,未曾废离。」

汤药(tang yao)同音词

  • 1、唐尧[tánɡ yáo ]

    1.古帝名。帝喾之子,姓伊祁(亦作伊耆),名放勋。初封于陶,又封于唐,号陶唐氏。以子丹朱不肖,传位于舜。参阅《史记.五帝本纪》。 2.鼓吹曲名。晋武帝受禅,令傅玄制乐。玄改汉乐《务成》为《唐尧》。参阅《晋书.乐志下》﹑《乐府诗集.鼓吹曲辞四》。

  • 2、唐窑[tánɡ yáo ]

    1.清乾隆前期景德镇官窑所造瓷器。因唐英掌管窑务,故名。唐英从乾隆元年到十四年(1736-1749)﹑十七年到二十一年(1752-1756)先后任淮安关﹑九江关监督,兼理景德镇窑务。其时景德镇所造各色釉彩,仿造各种古瓷,以工细着称。所作珐琅彩,尤为精美。模仿剔牙﹑竹木刻﹑牙角雕,俱逼真。

汤药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录存方剂的典籍。亦泛指现存的药方。
  • 2、1.医疗上用的脱脂棉。
  • 3、1.用来点燃火药﹑爆竹的引线。 2.带药的纸捻或纱布条,外科治疗时用来放入伤口或疮口内。
  • 4、1.以种植或采集药用植物为主的农民。
  • 5、1.片状的药制剂。
  • 6、1.药物和化学试剂的总称。
  • 7、1. 盛装药水或药丸的容器。
  • 8、1.出售中药的商店。主要按中医药方配药,现在有时兼售西药。
  • 9、1.见"药剂"。
  • 10、1. 浸有药物的棉球。
  • 11、1.配有中药做的菜肴或食品,如参芪鸡﹑虫草鸭﹑银耳羹等。
  • 12、1.药工﹑医师之古称。 2.药王。 3.即药剂师。指受过高级药学专业教育或在医疗预防机构﹑药事机构或制药企业中,长期从事药物调剂﹑制备﹑检定和生产等工作,并经卫生部门审查合格的高级药学人员。 4.佛名。药师琉璃光佛的简称。
  • 13、1.药剂和砭石。泛指药物。 2.比喻规戒。 3.佛教僧人过午不食,称晩食为"药石"。
  • 14、1.传说能采药治病之兽。
  • 15、1.液态的药。
  • 16、1.处方单。
  • 17、1. 枪弹或炮弹后部装发射火药的圆筒。
  • 18、1.药物之俗称。 2.指火药。
  • 19、1.制成圆粒形的药物。
  • 20、1.旧时民间奉神农﹑扁鹊等为"药王"。 2.佛教菩萨名。梵语为"穰麌梨"。
  • 21、1.中医所用药物的总称。 2.指药物的气味或滋味。
  • 22、1.能防治疾病﹑病虫害等的物品。
  • 23、1. 装有急救或常用药品及消过毒的纱布,绷带的箱子,供医生出诊使用。
  • 24、1. 药的效用,功效。

汤药的相关查询

汤药的意思解释、汤药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