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lí zǎo  ]
  • ㄌ一ˊ ㄗㄠˇ
  • TJS SMUU

梨枣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古代印书的木刻板,多用梨木或枣木刻成,所以称雕版印刷的版为梨枣。

付之梨枣。

wooden printing blocks (usu.made of pear and date wood);

引证解释

⒈  梨子和枣子。

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名实》:“凡遣兵役,握手送离,或齎梨枣饼饵,人人赠别。”
唐 韦应物 《答僴奴重阳二甥》诗:“贫居烟火溼,岁熟梨枣繁。”
宋 陆游 《焚黄》诗:“啼呼梨枣忆儿时,驹隙频经日月驰。”

⒉  旧时刻版印书多用梨木或枣木,故以“梨枣”为书版的代称。

清 方文 《赠毛卓人学博》诗:“虞山 汲古阁,梨枣灿春云。”
《镜花缘》第一百回:“何不以此一百回先付梨枣,再撰续编,使四海知音以先覩其半为快耶?”
苏曼殊 《<画谱>自序》:“尔时 何震 搜衲画,将付梨枣。”

⒊  指交梨火枣。道家所说的仙果。参阅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真诰》卷二。

宋 苏轼 《次韵子由病酒肺疾发》:“真源结梨枣,世味等糠莝。”
王文诰 辑注引 施元之 曰:“《真誥》:右英 王夫人,授 许长史 曰:‘火枣交梨之树,已生君心中。犹有荆棘相杂,是以二树不见。可剪荆棘,出此树单生。’”
宋 范成大 《次韵施进之惠紫芝术》:“山精媒长生,仙理信可詰。梨枣本寓言,杞菊亦凡质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旧时雕版印书,用梨木枣木,故称书版为「梨枣」。

清·孙诒让〈扎迻〉:「复以竹帛梨枣,钞刊屡易,则有三代文字之通假,有秦汉篆隶之变迁。」

梨枣(li zao)同音词

  • 1、丽藻[lì zǎo ]

    1.指绮丽的景物。 2.华丽的词藻。亦指华丽的诗文。

  • 2、狸藻[lí zǎo ]

    1.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在池塘或水田中,茎细长,花黄色,叶子形状像丝,上面有捕食昆虫的囊。

  • 3、吏皁[lì zào ]

    1.胥吏和差役。

  • 4、跞躁[lì zào ]

    1.谓愤激不安。

  • 5、栗凿[lì záo ]

    1.犹栗爆。

梨枣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枣子的核。 2.枣核笔的省称。
  • 2、1.像红枣的颜色。
  • 3、1.枣树花。 2.指枣花形状的花纹。 3.食品名。用面粉和枣子做成的糕点。
  • 4、1.枣树开花季节。泛指初夏。
  • 5、1.形容昏聩迟钝。语出《宋书.范晔传》:"枣膏昏钝。"
  • 6、1.亦作"枣径"。 2.两旁植有枣树的路径。
  • 7、1.谓雕版印刷。旧时多用枣木或梨木雕刻书版,故称。
  • 8、1.枣树与栗树。亦指枣子与栗子。 2.古时妇女早间拜见长辈时常献的果品。
  • 9、1.枣树林。
  • 10、1.生于枣树上的一种虫子。可入药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虫二·枣猫》。
  • 11、1.枣树。 2.指枣树的木材。质地坚硬,可用以翻刻碑石上的文字。
  • 12、1.枣红色的呢料。
  • 13、1.将枣子煮熟后去皮去核捣烂制成的泥状物,做馅儿用。如枣泥月饼﹑枣泥包子等。
  • 14、1.枣树园地。
  • 15、1.枣子和糗。古时用为祭供之品。
  • 16、1.枣脯的一种。其形如圈,故称。
  • 17、1.枣核内的仁,可入药。 2.中药名。酸枣仁的别名。
  • 18、1.枣子。
  • 19、1.枣子与蔬菜。
  • 20、1.用枣木做杆的长矛。
  • 21、1.枣制食品的一种。
  • 22、1.枣树下。因枣下攒聚有时,常用以喻人间的盛衰和世态炎凉。 2.古曲名。
  • 23、1.刻板印刷行世。古代刻板多用枣木,故谓枣行。
  • 24、1.枣子与肉脯。古代妇女拜见长辈时携带的礼物,取其起早而虔敬之意。

梨枣的相关查询

梨枣的意思解释、梨枣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