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kū yǎn  ]
  • ㄎㄨ 一ㄢˇ
  • DFNJ OOJ

刳剡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谓营造舟楫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营造舟楫。参见“刳舟剡楫”。

清 厉鹗 《东城杂记·芸隐横舟》:“丙申冬,趋 浙 漕舟官戍……刳剡之餘,时作一二解,殊自适。”

刳剡(ku yan)同音词

  • 1、苦言[kǔ yán ]

    1.诤言,逆耳之言。 2.凄切的言词。

  • 2、苦盐[kǔ yán ]

    1.粒状盐,粗盐。

  • 3、酷炎[kù yán ]

    1.谓权势盛烈烜赫。

  • 4、窟岩[kū yán ]

    1.岩穴。

  • 5、窟眼[kū yǎn ]

    1.喻指心眼。

  • 6、枯研[kū yán ]

    1.干涸的砚池。

  • 7、枯偃[kū yǎn ]

    1.枯萎倒下。

  • 8、枯砚[kū yàn ]

    1.干涸的砚池。

刳剡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削尖。
  • 2、1.即剡纸。
  • 3、1.简牍;文牍。古时剡木为简,故称。
  • 4、1.锐利的锋刃。
  • 5、1.上书举荐。
  • 6、1.指东晋戴逵。后泛指隐士。
  • 7、1.锐利。
  • 8、1.谓缀缉麻缕。
  • 9、1.锐利。
  • 10、1.起行貌。 2.闪烁貌。 3.锐利貌。 4.风微起貌。
  • 11、1.锋利的耒耜。
  • 12、1.剡溪出产的藤可以造纸,负有盛名。后因称名纸为剡藤。
  • 13、1.水名。曹娥江的上游。在浙江嵊县南。
  • 14、水名。在浙江嵊县,即曹娥江上游:湖月照我影,送我至剡溪。
  • 15、1.门栓。
  • 16、1.削牍写成奏章。泛指写奏章。
  • 17、1.纸名。因用剡地所产藤﹑竹制造,故名。
  • 18、1.指剡县一带。
  • 19、1.古代五射之一。
  • 20、1.指剡纸。硾,谓捶捣剡藤造纸。
  • 21、1.古代大臣奏事,预先写在削好的木简上。后因称向皇帝进言﹑上书为剡奏。
  • 22、溪船1.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任诞》:"王子猷居山阴,夜大雪,眠觉,开室,命酌酒。四望皎然,因起仿偟,咏左思《招隐诗》。忽忆戴安道,时戴在剡,即便夜乘小船就之。经宿方至,造门不前而返。人问其故,王曰:'吾本乘兴而行,兴尽而返,何必见戴?'"后因以"剡溪船"指隐居逸游,造访故友。
  • 23、溪藤1.指用剡藤所造的纸。
  • 24、溪兴1.指隐居逸游造访故友的兴致。

刳剡的相关查询

刳剡的意思解释、刳剡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