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ù liè  ]
  • ㄩˋ ㄌ一ㄝˋ
  • XOXH QTAJ

鬻猎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卖猎物谋生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卖猎物谋生。

唐 牛僧孺 《玄怪录·郭元振》:“见一大猪,无前左蹄,血卧其地,突烟走出,毙於围中。乡人翻共相庆,会钱以酬公。公不受,曰:‘吾为人除害,非鬻猎者。’”

鬻猎(yu lie)同音词

  • 1、郁櫑[yù liě ]

    1.即郁垒。神名。

  • 2、郁烈[yù liè ]

    1.香气浓烈。

  • 3、余烈[yú liè ]

    ①遗留的业绩、功业:奋六世之余烈|绪功余烈|先人余烈。 ②余威;残留的影响:若汤之旱,则桀之余烈也。

  • 4、愚劣[yú liè ]

    1.愚蠢拙劣。

  • 5、窳劣[yǔ liè ]

    1.粗劣。

  • 6、鱼猎[yú liè ]

    1.捕鱼打猎。

  • 7、鱼鬣[yú liè ]

    1.指鱼背上的鳍。

  • 8、渔猎[yú liè ]

    1.捕鱼打猎。 2.谓掠夺。 3.谓贪逐美色。 4.谓泛览,涉猎。 5.谓窃取。

  • 9、羽猎[yǔ liè ]

    1.帝王出猎,士卒负羽箭随从,故称"羽猎"。

  • 10、羽裂[yǔ liè ]

    1. 成羽状分裂的状态。

鬻猎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犹践踏。亦谓行止不正之貌。
  • 2、1.捕捉。
  • 3、划定范围供人打猎的山林或草原。
  • 4、1.帝王等出猎时所乘之车。
  • 5、1.打猎的日子。
  • 6、1.猎人。
  • 7、受过训练,能帮助打猎的狗。也叫猎犬。
  • 8、1.犹言刻意仿古。
  • 9、1.以打猎为业的人家。 2.指猎人。
  • 10、1.打猎时焚山驱兽之火。 2.指古代游牧民族出兵打仗的战火。
  • 11、1.谓行射礼时,矢不中靶,而从唱靶者护身具(乏)旁擦过。 2.由打猎而获得。 3.求取。
  • 12、1.打猎的号角。
  • 13、1.争夺猎物。《孟子.万章下》:"孔子之仕于鲁也﹐鲁人猎较﹐孔子亦猎较。"赵岐注:"猎较者﹐田猎相较夺禽兽﹐得之以祭﹐时俗所尚﹐以为吉祥。孔子不违而从之﹐所以小同于世也。"后因以表示和众随俗。 2.泛指打猎。
  • 14、1.相接貌。
  • 15、1.指石鼓文。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。因内容为歌咏秦国君游猎情况,故也称"猎碣"。
  • 16、1.禁止猎捕动物的命令。
  • 17、1.搜取精华。
  • 18、1.谓无故向人索求酒食。
  • 19、1. 打猎的用具。
  • 20、1.搜求有才智的人。
  • 21、1.猎人。
  • 22、1.北魏拓跋氏起于代北,俗尚猎,故置猎郎,司宿卫侍从,以豪家子弟有才勇者任之,相当于汉代期门郎﹑羽林郎之类。
  • 23、1.不齐貌。一说,竹密貌。
  • 24、拟声词。形容风声、旗帜飘动声:猎猎晚风遒|红旗猎猎。

鬻猎的相关查询

鬻猎的意思解释、鬻猎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