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ēi xiào  ]
  • ㄅㄟ ㄒ一ㄠˋ
  • HDH KV

悲啸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凄戚长鸣。

⒉  指萧瑟作响。

⒊  悲切长号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凄戚长鸣。

汉 刘向 《新序·杂事五》:“龙兴而鸟集,悲啸长吟。”
汉 王褒 《洞箫赋》:“玄猨悲啸,搜索乎其间。”
宋 苏辙 《黄州快哉亭记》:“昼则舟楫出没於其前,夜则鱼龙悲啸於其下。”

⒉  指萧瑟作响。

茅盾 《子夜》十七:“当差们恐慌的脸色,树叶苏苏地悲啸,一切的一切都使得这壮丽的 吴公馆 更显得阴沉可怖。”

⒊  悲切长号。

三国 魏 曹植 《杂诗》之三:“太息终长夜,悲啸入青云。”
唐 吴兢 《乐府古题要解·别鹤操》:“右旧説 商陵 牧子 所作也。娶妻五年无子,父兄将为之改娶。妻闻之,中夜起,倚户而悲啸。 牧之 闻之,愴然而悲。”

悲啸(bei xiao)同音词

  • 1、卑小[bēi xiǎo ]

    1.矮小。 2.微贱,卑微。 3.晩辈;幼小者。

  • 2、被孝[bèi xiào ]

    1.穿着守丧的服饰。

  • 3、柸校[bēi xiào ]

    1.同"柸珓"。

悲啸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形容长而尖的声音。
  • 2、1.呼唤同伴。
  • 3、1.鸣叫而聚集。
  • 4、1.犹呼风。 2.谓呼啸而生风。
  • 5、1.古代传说中仙人名。
  • 6、1.长啸歌吟。
  • 7、1.召唤聚集。
  • 8、1.长声吼叫。
  • 9、1.谓长啸大呼。
  • 10、1.犹啸聚。
  • 11、1.尖利而悠长地鸣叫。
  • 12、1.犹啸聚。谓结伙为盗。
  • 13、1.互相招呼着聚集起来。 2.指结伙为盗。
  • 14、1.呼叫同类;召唤同伴。
  • 15、1.谓聚众作乱。
  • 16、1.呼啸。2.清脆而悠长的声音。
  • 17、1.高声命令。
  • 18、1.《后汉书.党锢传序》:"汝南太守宗资任功曹范滂,南阳太守成瑨亦委功曹岑晊,二郡又为謡曰:'汝南太守范孟博,南阳宗资主画诺;南阳太守岑公孝,弘农成瑨但坐啸。'"谓为官不办事只坐啸画诺而已。后以"啸诺"喻为官清闲,无事可做。
  • 19、1.撮口吹声的技巧。
  • 20、1.即阮公啸台。又名阮籍台。在今河南尉氏县东南。
  • 21、1.犹长叹。
  • 22、1.仰天呼啸。形容激动﹑奋发的样子。
  • 23、1.以叶片置于口中吹奏。《旧唐书.音乐志二》:"啸叶,衔叶而啸,其声清震,橘柚尤善。"或曰卷芦叶为之,形似笳首。参阅《通典.乐四》。
  • 24、1.长啸哀叹。 2.犹啸歌。

悲啸的相关查询

悲啸的意思解释、悲啸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