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xiánɡ zhènɡ  ]
  • ㄒ一ㄤˊ ㄓㄥˋ
  • YU GHD

详正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平正。

⒉  审察校正;审议纠正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平正。

南朝 梁 沉约 《崔慧景加侍中诏》:“志气淹通,识履详正。”
宋 吕陶 《陈传正<退居类稿>序》:“故其文之典厚详正,出于天质之自然。”
汤用彤 《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》第二分第七章:“﹝ 康僧渊 ﹞貌虽胡人,语实中国。容止详正,志业弘深。”

⒉  审察校正;审议纠正。

《宋书·礼志三》:“议仪不同,於事有疑。輒下礼官详正。”
《新唐书·李宪传》:“﹝ 李宪 ﹞善治律令,性明恕,详正大狱,活无罪者数百人。”
宋 曾巩 《丁元珍挽词》之一:“旧学资详正,新仪属讨论。”

详正(xiang zheng)同音词

  • 1、详整[xiánɡ zhěnɡ ]

    1.安详严整。 2.谓处事周详完善。 3.详细完整。

  • 2、象征[xiànɡ zhēnɡ ]

    ①以具体的事物体现某种特殊意义:红色象征革命。 ②用以体现某种特殊意义的事物:鸽子是和平的象征。

  • 3、象正[xiànɡ zhènɡ ]

    1.佛教语。象法﹑正法的合称。

  • 4、享烝[xiǎnɡ zhēnɡ ]

    1.冬季祭祀宗庙。

  • 5、相争[xiānɡ zhēnɡ ]

    1.彼此争夺;争斗。

  • 6、相蒸[xiānɡ zhēnɡ ]

    1.比喻递相影响,渐成习惯。

  • 7、相诤[xiānɡ zhènɡ ]

    1.直言规劝。

  • 8、乡正[xiānɡ zhènɡ ]

    1.乡大夫。 2.隋唐以五百户为乡,置乡正一人。理民间诉讼。 3.旧时有些地方称乡长。

  • 9、祥正[xiánɡ zhènɡ ]

    1."农祥晨正"之省。农祥,房星(天驷)。晨正,晨时正中。谓正月初,房星见于南方,为农事之最佳时刻。

详正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正色。指青﹑黄﹑赤﹑白﹑黑五种纯色。
  • 2、1. 指午餐或晚餐。
  • 3、1.指心﹑肝﹑脾﹑肺﹑肾。
  • 4、1.主册。与"副册"﹑"另册"相对。
  • 5、1. 胎儿足月后顺利产出。
  • 6、1.谓君主或各级行政长官。 2.古代指塾师。
  • 7、1.符合一般规律和情况。
  • 8、1.科举考试中的正试场次。
  • 9、1.公文的正式抄本。
  • 10、1.君主受臣朝见的地方。 2.谓治朝,视朝。
  • 11、1.正直之臣。
  • 12、1.犹正日。与邪辰﹑邪时相对。古以时辰占察来者之善恶。
  • 13、1.端正诚朴。
  • 14、1.大红。
  • 15、1.正式敕命。
  • 16、1.旧称正妻所生之子女。
  • 17、1.古代"历数"有所谓"百刻"法,众说不同。其一说是:把一日(十二时)定为一百刻(每刻六十分,百刻是六千分),这样,每个时辰为五百分,即八刻零二十分。这二十分平均分为两个微刻,前一个称"初初",后一个称"正初"。参阅明王逵《蠡海集.历数类》。
  • 18、1.谓授以正式官职。
  • 19、1.皇位的正式继承人。
  • 20、1.真正的处所。 2.正当的地方。
  • 21、1.正统的传授。
  • 22、1.端正言辞。 2.正式文辞。 3.正直﹑严正的言辞。
  • 23、1.语法术语。在名词修饰名词的偏正短语中,某中心词所居的位次。同"偏次"相对。
  • 24、1.谓当面指摘缺点错误。

详正的相关查询

详正的意思解释、详正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