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mì jiàn  ]
  • ㄇ一ˋ ㄐ一ㄢˋ
  • PNT YSL

密谏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暗中对帝王进行规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暗中对帝王进行规劝。

《三国志·魏志·桓阶传》:“阶 数陈 文帝 德优齿长,宜为储副,公规密諫,前后恳至。”
《北史·文苑传·王褒》:“褒 性谨慎,知 元帝 多猜忌,弗敢公言其非。后因清闲,密諫,言辞甚切。”

密谏(mi jian)同音词

  • 1、密缄[mì jiān ]

    1.犹密封。

  • 2、密简[mì jiǎn ]

    1.仔细选择。

  • 3、密件[mì jiàn ]

    1.需要保密的信件或文件。

  • 4、靡坚[mí jiān ]

    1.磨琢坚硬之物。靡﹐通"磨"。比喻艰难之事。

  • 5、秘监[mì jiān ]

    1.官名。即秘书监。

  • 6、秘缄[mì jiān ]

    1.指秘密函件。

  • 7、秘检[mì jiǎn ]

    1.神秘而稀罕的书籍。

  • 8、秘简[mì jiǎn ]

    1.奥秘的典册。

  • 9、迷见[mí jiàn ]

    1.见识糊涂。 2.指糊涂的见解。

  • 10、蜜煎[mì jiān ]

    1.即蜜饯。

密谏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向君主进谏的奏章。
  • 2、1.条陈得失的奏章。
  • 3、1.谏官官署。
  • 4、1.进谏游说。
  • 5、1.指谏官的职位。
  • 6、1.苦笋。
  • 7、1.犹谏垣。
  • 8、1.指御史。
  • 9、1.规劝训导。
  • 10、1.规劝的话。
  • 11、1.官名。谏议大夫。 2.谏诤。 3.指谏诤论议的文字。
  • 12、1. 能直言相劝的朋友,即“诤友”。
  • 13、1.亦作"谏喻"。 2.劝谏讽喻﹔劝谏晓喻。
  • 14、1.见"谏谕"。
  • 15、1.指谏官官署。
  • 16、1.谏官官署。
  • 17、1.御史台的别称。 2.谏官官署。宋初由门下省析置﹐以分隶门下﹑中书的左右谏议大夫﹑司谏﹑正言为谏官。宋司马光有《谏院题名记》。
  • 18、1.向皇帝进谏的奏章。
  • 19、1.规劝争辩。
  • 20、1.谏诤。争﹐通"诤"。
  • 21、1.谏诤﹔规劝。
  • 22、1.指御史台。
  • 23、1.谏书的草稿。
  • 24、1.直言规劝之臣。 2.掌谏诤的官员。

密谏的相关查询

密谏的意思解释、密谏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