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záo záo  ]
  • ㄗㄠˊ ㄗㄠˊ
  • OUFB OUFB
  • 形容词
  • AA式

凿凿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鲜明貌。高峻貌。确实。形容水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鲜明貌。

《诗·唐风·扬之水》:“扬之水,白石凿凿。”
毛 传:“凿凿然,鲜明貌。”
宋 苏轼 《浚井》诗:“上除青青芹,下洗凿凿石。”

⒉  高峻貌。

宋 范成大 《送子文杂言》诗:“万山丛丛石凿凿,官居破屋巢烟萝。”

⒊  形容水声。

宋 沉辽 《暑雨》诗:“緑树暗濛濛,流水鸣凿凿。”

⒋  确实。

宋 苏轼 《<凫绎先生诗集>叙》:“言必中当世之过,凿凿乎如五穀必可以疗饥,断断乎如药石必可以伐病。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段氏》:“言之凿凿,确可信据。”
郭绍虞 《中国文学批评史》三:“实则《隋书》虽不为 王通 立传,而 唐 人言之凿凿,不得谓实无其人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鲜明的样子。

《诗经·唐风·扬之水》:「扬之水,白石凿凿。」
唐·白居易〈香?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〉诗:「白石何凿凿,清流亦潺潺。」

⒉  确实可信。

宋·苏轼〈凫绎先生诗集叙〉:「言必中当世之过,凿凿乎如五谷必可以疗饥。」
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第一二出》:「小弟之言凿凿有据,闻得前日还托柳麻子去下私书的。」

确切

凿凿(zao zao)同音词

  • 1、蚤蚤[zǎo zǎo ]

    1.及早;赶快;提早。蚤﹐通"早"。

  • 2、噪噪[zào zào ]

    1.乱嚷嚷;议论纷纷。

  • 3、早早[záo zǎo ]

    1.比常时为早;很早。 2.及早,趁早。

  • 4、早造[zǎo zào ]

    1.指生长期较短﹑成熟较早的农作物。

  • 5、造凿[zào záo ]

    1.造作,做作。

凿凿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亦作"凿楔"。 2.卯眼﹔榫头。
  • 2、1.开洞。 2.指开通七窍。语本《庄子.应帝王》﹕"南海之帝为倏﹐北海之帝为忽﹐中央之帝为浑沌。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﹐浑沌待之甚善。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﹐曰﹕'人皆有七窍﹐以视听食息﹐此独无有﹐尝试凿之。'日凿一窍﹐七日而浑沌死。"唐许敬宗《谢敕书表》﹕"伏开瑶检﹐等凿窍而睹虹霓。"宋洪迈《夷坚乙志.玉华侍郎》﹕"帝凿窍而丧魄﹐蛇画足而失杯。"后用为斫丧天真的意思。
  • 3、1.确凿﹔确实。
  • 4、1.见"凿壁偷光"。
  • 5、齿也称“折齿”、“打牙”。产生于古代原始部落民族中的习俗。其特点是:青春期男女,以敲折、拔除上颌两侧对称牙齿为美观。中国越、、僚、濮等古民族以及今仡佬、高山族均有此俗。亚、非、拉美、大洋洲等地也风行。
  • 6、1.指纸钱。楮﹐纸。
  • 7、穿1.穿凿。
  • 8、1.开凿头颅。古代酷刑。
  • 9、1.肯定﹔确定。
  • 10、1.开渠灌溉。
  • 11、1.开辟乾坤。指建立新王朝。
  • 12、1.亦作"凿坯"。 2.谓隐居不仕。
  • 13、1.在覆盖尸体的面巾上当嘴的部位开洞。古大夫以上之丧礼。
  • 14、1.凿孔挖掘。
  • 15、1.方言。指喜欢播弄是非的人。
  • 16、1.开通道路。 2.凭空无据﹔穿凿。
  • 17、1.谓以指关节部位敲人头部。
  • 18、1.开凿龙门。传说大禹治水﹐凿龙门以导流。 2.指龙门山。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﹐即伊阙。
  • 19、1.见"凿落"。
  • 20、1.亦作"凿络"。 2.以镌镂金银为饰的酒盏。
  • 21、1.谓凿凶门。古代将军出征时﹐凿一北向门而出﹐以示必死的决心。语本《淮南子.兵略训》﹕"凿凶门而出。"高诱注﹕"凶门﹐北向门也。将军之出﹐以丧礼处之﹐以其必死也。"
  • 22、1.见"凿枘"。
  • 23、1.凿穿墙壁。
  • 24、1.谓穿凿谬误。

凿凿的相关查询

凿凿的意思解释、凿凿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