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rú ɡōnɡ  ]
  • ㄖㄨˊ ㄍㄨㄥ
  • WFD PK

儒宫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古代官立学校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官立学校。

《陈书·儒林传·沉不害》:“至是国学未立, 不害 上书曰:‘……宜其弘振礼乐,建立庠序,式稽古典,紆迹儒宫,选公卿门子,皆入于学。’”
唐 韩愈 《祭窦司业文》:“命守 高平,命副儒宫。朱衣银鱼,象服以崇。”
宋 范仲淹 《代胡侍郎奏乞馀杭学名额表》:“建置学舍数十厦,面势显敞,允为儒宫。”
清 昭槤 《啸亭续录·本朝钦定诸书》:“列圣万几之暇,乙览经史,爰命儒臣选择简编,亲为裁定,颁行儒宫。”

儒宫(ru gong)同音词

  • 1、入贡[rù ɡònɡ ]

    1.向朝廷进献财物土产。 2.谓贡士入京参加会试。贡士,指乡贡考试合格者。

儒宫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帝王宫苑中的池沼。
  • 2、1.一种平纹的绸子。
  • 3、1.帝王宫中的厨房。借指宫人所用之膳食。
  • 4、1.供帝王享用的物资储备。 2.皇太子。
  • 5、古代以帝王宫廷日常生活琐事为题材的诗,常表现宫女抑郁愁怨的情怀。一般为七言绝句。唐代诗人王建作有《宫词》百首,开创以“宫词”作诗题。唐、五代常有这类作品,历代创作《宫词》的诗人也很多。
  • 6、1.官名。宫观使。
  • 7、八角或六角形的灯,每面糊绢或镶玻璃,并画有彩色图画,下面悬挂流苏。原为宫廷使用,因此得名。
  • 8、1.指宫中。
  • 9、1.宫漏的水滴。借以表示时间。
  • 10、1.宫中用的花形金质首饰。借指宫女。
  • 11、殿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。
  • 12、1.制作精美的竹席。
  • 13、1.戴在耳朵上保暖的用品。也称暖耳,耳衣。因宫中用者为貂皮所制,故称"宫貂"。
  • 14、中国古乐曲的调式。唐代规定二十八调,即琵琶的四根弦上每根七调。最低的一根弦(宫弦)上的调式叫宫,其余的叫调。后来宫调的数目逐渐减少。元代杂剧,一般只用五个宫(正宫,中吕宫,南吕宫,仙吕宫,黄钟宫)和四个别的弦上的调(大石调,双调,商调,越调)。这是后世所谓九宫。
  • 15、1.保卫王宫的兵士。
  • 16、1.即天枢星。北斗七星中的第一星。
  • 17、1.太子詹事的别称。
  • 18、宫女。
  • 19、1.古代宫中妇女以黄色涂额作为妆饰,因称妇女的前额为宫额。
  • 20、1.犹皇恩。
  • 21、1.即宫刑。
  • 22、1.帝王宫中的法规。
  • 23、1.指太子的官署。古代称太子的住所为青宫或东宫,太子的官属为春坊。 2.指太子。 3.指宫廷作坊,专门生产供应宫廷使用的各种物品,其中也有专管织造的作坊。
  • 24、1.宫廷房舍。 2.借指后妃。

儒宫的相关查询

儒宫的意思解释、儒宫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