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ín zhānɡ  ]
  • 一ㄣˊ ㄓㄤ
  • QVY QTUJ

银獐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见“银獐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见“银麞”。

银獐(yin zh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姻丈[yīn zhànɡ ]

    1.对姻亲长辈的尊称。

  • 2、印张[yìn zhānɡ ]

    1.印刷书籍时每一本书所用纸张数量的计算单位。一印张为全张平版纸(通称新闻纸或报纸)的二分之一。

  • 3、印章[yìn zhānɡ ]

    又称“图章”。古称“”,后多作“玺”。自秦始皇起,“玺”为帝王专用,官、私所用称“印”。先秦、秦汉时期多作封发简牍等物件之用,将印盖于封泥之上。纸广泛应用后,印章遂以朱色印泥钤盖,除日常应用外,又多用于书画题识。古多以金属、玉为印材,元代以后盛行石章,另也用象牙。牛角、木、水晶等作材料。

  • 4、音障[yīn zhànɡ ]

    1.高速飞行的物体(如飞机﹑火箭)速度增加到接近音速时,物体前方的空气因来不及散开而受到压缩,密度﹑温度突然增加,阻碍该物体向前飞行,这种现象叫做音障。

  • 5、引章[yǐn zhānɡ ]

    1.导行的旗帜。

  • 6、引仗[yǐn zhànɡ ]

    1.清代舆卫使用之杖。

  • 7、引杖[yǐn zhànɡ ]

    1.持杖。

  • 8、银章[yín zhānɡ ]

    1.银印。其文曰章。汉制﹐凡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银印。隋唐以后官不佩印﹐只有随身鱼袋。金银鱼袋等谓之章服﹐亦简称银章。

  • 9、银杖[yín zhànɡ ]

    1.锡杖的美称。

  • 10、饮章[yǐn zhānɡ ]

    1.不具名的文件﹑传单等。

银獐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同"獐徨"。
  • 2、1.慌张。
  • 3、1.张皇,慌张。
  • 4、1.模样,神态。
  • 5、1.哺乳动物。状似鹿而小,无角;毛粗长,背部黄褐色,腹部白色;行动灵敏,善跳,能游泳。产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一带,朝鲜也有分布。肉可食,皮可制革。 2.麝的俗名。
  • 6、麇马鹿比喻举动匆忙慌乱的人。
  • 7、麕马鹿1.方言。比喻举止仓皇。
  • 8、头鼠目像袋象獐子那样又小又尖,眼睛像老鼠那样又小又圆。形容人相貌丑陋,神情狡滑。
  • 9、长女1.排行最大的女儿。
  • 10、长夫1.亦作"长夫"。 2.旧时军队中长期征用的民夫。 3.长工。
  • 11、长爵1.高的爵位。
  • 12、长君1.谓以年长者为君。 2.成年的公子。 3.泛指公子。 4.对他人长兄的尊称。
  • 13、长俊1.长进﹔上进。
  • 14、长郎1.旧时尊称他人长子。
  • 15、长老1.老年人。 2.佛教对释迦上首弟子的尊称。 3.住持僧的尊称。 4.用为僧人的尊称。
  • 16、长老①年纪大的男子:养长老,慈幼孤|鹤发童颜的长老。 ②年纪大而德尊的和尚:拜见长老。 ③住持和尚的尊称:长老吩咐过了。
  • 17、长史1.官名。秦置。汉相国﹑丞相﹐后汉太尉﹑司徒﹑司空﹑将军府各有长史。参阅《汉书.百官公卿表上》﹑《后汉书.百官志一》。其后﹐为郡府官﹐掌兵马。唐制﹐上州刺史别驾下﹐有长史一人﹐从五品。至清﹐亲王府﹑郡王府置长史﹐理府事。参阅《通志.职官六》﹑《清通典.职官十》。
  • 18、长势1.谓植物的生长状况。
  • 19、长庶1.排行最大而为妾所生的儿子。
  • 20、长孙1.长子的长子。后亦指排行最大的孙子。 2.复姓。汉有长孙顺。见《汉书.儒林传.赵子》。
  • 21、长没1.长期隐没。
  • 22、长门1.汉宫名。汉司马相如《长门赋》序﹕"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﹐颇妒﹐别在长门宫﹐愁闷悲思。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﹐奉黄金百斤﹐为相如﹑文君取酒﹐因于解悲愁之辞。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﹐陈皇后复得亲幸。"后以"长门"借指失宠女子居住的寂寥凄清的宫院。
  • 23、长官1.上级官员﹔上司。 2.众官之长。多指级别较高的官吏。 3.唐宋时多指县令。 4.官吏的泛称。
  • 24、长侯1.诸侯之长。 2.指镇守一方的长官。 3.官名。千总的别称。

银獐的相关查询

银獐的意思解释、银獐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