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ɡōnɡ ɡuǎn  ]
  • ㄍㄨㄥ ㄍㄨㄢˇ
  • WC QNP
  • 名词

公馆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诸侯的宫室。

大夫次于公馆以终丧。——《礼·杂记上》《注》:“公馆,君之舍也。”

residence of a rich or important person;

⒉  古时公家所建造的馆舍。

《礼》曰:公馆复,私馆不复。——《礼·曾子问》《疏》:“谓公家所造之馆。”

⒊  大官或富家的住所。

以孝昌三年十月廿日薨于长安之公馆。——《北魏·元暐墓志》
张公馆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诸侯的宫室或离宫别馆。

《礼记·杂记上》:“大夫次於公馆以终丧。”
郑玄 注:“公馆,公宫之舍也。”
孔颖达 疏:“公馆,君之舍也。”
《礼记·杂记上》:“公馆者,公宫与公所为也。”
郑玄 注:“公所为,君所作离宫别馆也。”
《孔子家语·贤君》:“齐景公 来适 鲁,舍於公馆。”

⒉  泛指仕宦寓所或公家所造的馆舍。

《礼记·曾子问》:“《礼》曰:公馆復,私馆不復。”
郑玄 注:“公馆,若今县官宫也。”
孔颖达 疏:“公馆谓公家所造之馆,与公所为者与及也,谓公之所使为命停舍之处。”
《北史·黎景熙传》:“自 魏 及 周,公馆不立,臣虽愚瞽,犹知其非。”
唐 高适 《睢阳酬别畅大判官》诗:“清昼下公馆,尺书忽相邀。留欢惜别离,毕景驻行鑣。”

⒊  指官僚富人的住宅。

《老残游记》第三回:“只见那公馆门口站了一个瘦长脸的人。”
沙汀 《丁跛公》:“但那坐在公馆门口的奶母告诉他说,团总已经上衙门搓早麻将去了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古代公家所造的馆舍。

《儒林外史·第五一回》:「祁太爷毛了,只得退了堂,将犯人寄监,亲自坐轿上公馆辕门面禀了抚军。」

⒉  仕宦的寓所。

《文明小史·第四九回》:「先打听洋务局总办的公馆,打听著了,暂时在城里大街上一家客店住下。」

⒊  敬称他人的住所。

《文明小史·第二四回》:「一行人找到了华甫母舅的公馆里来,暂时住下不题。」

第宅 私邸

⒋  旅舍。

《醒世恒言·卷五·大树坡义处送亲》:「我家不是公馆,柴火不便,别处去利市。」

公馆(gong guan)同音词

  • 1、宫观[ɡōnɡ ɡuān ]

    1.供帝王游憩的宫馆。 2.祠庙。 3.道教的庙宇。 4.官名。宫观使的省称。宋宫观本为崇奉道教而设,大中祥符五年玉清昭应宫建成,始置宫观使,由前任宰相或现任宰相充任。此外还有提点﹑主管﹑判官﹑都监等官,皆为安排闲散官员而设,无实职。见《文献通考.职官十四》。

  • 2、宫观[ɡōnɡ ɡuān ]

    ①供帝王游憩的宫馆:帝幸宫观。 ②道教的庙宇:走进宫观参观|太乙宫观|万寿宫观。

  • 3、宫官[ɡōnɡ ɡuān ]

    1.太子属官。犹言宫僚。 2.宫中女官。 3.宦官,太监。

  • 4、宫馆[ɡōnɡ ɡuǎn ]

    1.离宫别馆。供皇帝游息的地方。 2.祠庙。

  • 5、工关[ɡōnɡ ɡuān ]

    1.明清专收客商贩运竹﹑木捐税的税关,由工部管辖。竹﹑木征税,自唐德宗时开始。明初设抽分竹木局,征竹﹑木﹑柴﹑炭等税。成化七年(1471年)设芜湖﹑荆州﹑杭州三局,由工部派员管理,税收供该部营缮费用,是为工关的权舆。清初沿明制,至鸦片战争后,改称常关。

  • 6、工官[ɡōnɡ ɡuān ]

    1.掌管工务的官员。

  • 7、共管[ɡònɡ ɡuǎn ]

    ①共同管理:社会治安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齐抓~。 ②国际共管的简称。

  • 8、共贯[ɡònɡ ɡuàn ]

    1.贯通;连贯。

  • 9、恭馆[ɡōnɡ ɡuǎn ]

    1.古代帝王收藏策书之处。

  • 10、公关[ɡōnɡ ɡuān ]

    公共关系的简称:~部门ㄧ~小姐(从事公关工作的女职员)。

公馆词语接龙

  • 1、古指招待使者的小吏:名为馆伴,实来监视行动。
  • 2、1.指塾师或幕宾。
  • 3、1.指束修。饭食。粲,通"餐"。
  • 4、①图书馆或博物馆等收藏:~中外书刊七十万册。 ②图书馆、博物馆等收藏的图书、器物等。
  • 5、1.犹馆舍。
  • 6、1.太平天国用语。住宿。
  • 7、1.指幕宾或塾师的职位。
  • 8、1.指驿传的人夫车马。
  • 9、1.犹府第。
  • 10、殿1.昭文馆﹑集贤院﹑史馆和集贤殿﹑右文殿的统称。
  • 11、1.学馆的主人。
  • 12、1.指房屋建筑。 2.北宋有昭文馆﹑史馆﹑集贤院三馆和秘阁﹑龙图阁等阁,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,通称"馆阁"。明代将其职掌移归翰林院,故翰林院亦称"馆阁"。清代沿之。 3.指典雅庄重。
  • 13、1.居其馆,食其谷。指驻军就食。 2.泛指食宿款待。 3.借指塾师的束修或幕宾的酬金。 4.指作馆﹐教私熟或任幕宾。
  • 14、1.唐宋时弘文馆﹑史馆﹑集贤院等编修﹑教授之类的官员。
  • 15、1.谓接待宾客。 2.门客;幕宾。 3.指塾师。
  • 16、1.款待并送礼。
  • 17、1.谓安置于馆舍而慰劳之。
  • 18、1.馆阁的同僚。
  • 19、1.宋代政府发放的免费供给官员食宿的凭证。
  • 20、1.古代掌管馆舍的人。
  • 21、1.接待宾客住宿之所。 2.房舍。 3.指官署。
  • 22、1.《孟子.万章下》:"舜尚见帝,帝馆甥于贰室。"赵岐注:"谓妻父曰外舅,谓我舅者吾谓之甥。尧以女妻舜,故谓舜甥。"后因称女婿为"馆甥"。
  • 23、1.学馆的教师。
  • 24、使1.即馆伴使。

公馆的相关查询

公馆的意思解释、公馆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