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谓以自身的德行感化别人。
引《史记·礼书》:“孝文 即位,有司议欲定仪礼, 孝文 好道家之学,以为繁礼饰貌,无益於治,躬化谓何耳!故罢去之。”宋 曾巩 《<列女传目录>序》:“世皆知 文王 之所以兴,能得内助;而不知其所以然者,盖本於 文王 之躬化。”清 方苞 《又书<礼书>序后》:“独 文帝 之躬化,可以兴礼。”
1.功业与教化。
1.皇宫庭苑中的花木。 2.科举时代考试中选的士子在皇帝赐宴时所戴的花。 3.宫中特制的花。供装饰之用。
1. 在一起谈论。如:共话美好的未来。
1.我国早期一种不着墨的雕版印刷方法。以凸出的线条来表现花纹,衬托画中的行云流水﹑花卉虫鱼,使画面更富神韵。
1.亦称"供佛花"。 2.旧俗在神佛前的供品上所插的假花,用通草或绫﹑纸制成花果和人物等。
躬化的意思解释、躬化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