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xú wèi  ]
  • ㄒㄨˊ ㄨㄟˋ
  • TWG ILE (1521-1593)

徐渭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明代书画家、文学家。字文长,号天池山人、青藤道士等,浙江山阴(今绍兴)人。诸生。中年为胡宗宪幕僚,宗宪获罪后惊惧发狂,自杀未成。善画水墨写意花鸟,挥洒淋漓,对大写意画派的形成有很大影响。擅行草,奔放有力。诗文戏曲皆纵横奇肆,不拘一格。著有《南词叙录》,今人辑有《徐渭集》。

国语辞典

⒈  人名。(西元1521~1593)​字文长,一字天池,晚号青藤。明朝山阴(今浙江省绍兴县)​人。年二十为生员,屡应乡试不中。后为闽浙总督胡宗宪幕僚。胡下狱,渭惧怕牵连,一度发狂。知兵、好奇计,工诗文,善书画,行草纵逸飞动,长花鸟,用笔放纵,水墨淋漓。著有《路史分释》、《笔元要旨》、《四声猿》、《徐文长集》等。

英语翻译

Xu Wei, Chinese painter

法语翻译

Xu Wei (Eig, Pers, 1521 - 1593)​

徐渭(xu wei)同音词

  • 1、恤纬[xù wěi ]

    1.《左传.昭公二十四年》:"抑人有言曰:嫠不恤其纬,而忧宗周之陨。"谓寡妇不忧其织事,而忧国家之危亡。后因以"恤纬"指忧虑国事。

  • 2、序位[xù wèi ]

    1.安排位次。

  • 3、虚伪[xū wěi ]

    不真诚;表里不一:这人很虚伪|虚伪的同情心。

  • 4、虚位[xū wèi ]

    1.空的坐位。 2.空着的职位;有名无实的职位。 3.特意空出职位。表示期待贤能。 4.空名号。

徐渭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《韩非子.喻老》:"文王举太公于渭滨者,贵之也。"后因以"渭滨"指太公望吕尚。
  • 2、1.地名。本秦都咸阳,汉高祖元年改名新城,后废。武帝元鼎三年复置,改名渭城。东汉并入长安县。治所在今陕西咸阳东北二十里。 2.乐府曲名。亦名《阳关》。 3.后来谱入乐府﹐便以诗中"渭城"名曲。
  • 3、1.即渭水。亦泛指渭水流域。 2.乐曲名。
  • 4、黄河最大支流。源于甘肃省东部,横贯陕西全境,在潼关附近注入黄河。全长818千米。长度、流域面积和水量均居黄河各支流之首。渭河谷地农业发达,并为中国东部地区通往西北的陆上交通要道。
  • 5、1.流散漫延。
  • 6、1.犹泾渭。比喻清浊﹑高下之分。
  • 7、1.汉唐时代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梁。东﹑中﹑西共有三座。中渭桥。秦时始置,本名横桥。秦都咸阳,渭南有兴乐宫,渭北有咸阳宫,建此桥以通二宫。汉更名渭桥。 2.汉唐时代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梁。东﹑中﹑西共有三座。东渭桥。汉景帝五年建置,故址在今西安市东北灞水﹑泾水合渭水处东侧。 3.汉唐时代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梁。东﹑中﹑西共有三座。西渭桥。汉建元三年建置,因与长安城便门相对,也叫便桥或便门桥。唐名咸阳桥,其时长安人送客西行多到此相别。
  • 8、1.地名。在陕西省大荔县东南。
  • 9、1.《诗.秦风.渭阳》:"我送舅氏,曰至渭阳。"朱熹集传:"舅氏,秦康公之舅,晋公子重耳也。出亡在外,穆公召而纳之。时康公为太子,送之渭阳而作此诗。"后因以"渭阳"为表示甥舅情谊之典。 2.舅父的代称。
  • 10、城三迭1.即《渭城曲》。此曲分三段,将歌词重复三遍,故称"三叠"。
  • 11、川千亩用以言竹之繁茂。
  • 12、河平原见“关中平原”(176页)。
  • 13、阳之情渭阳:渭水的北边。传说秦康公送其舅重耳返晋,直到渭水之北。指甥舅间的情谊。
  • 14、浊泾清泾水清,渭水浊。用以比喻事物和人品的差别。
  • 15、撝诃1.见"撝呵"。
  • 16、撝呵1.亦作"撝诃"。 2.挥斥。引申为卫护。 3.指挥。
  • 17、撝挠1.摇摆﹐颤动。
  • 18、撝披1.犹挥洒。
  • 19、撝谦1.谓施行谦德。泛指谦逊。
  • 20、撝让1.谦让。
  • 21、撝损1.谦抑。
  • 22、撝退1.谦让。
  • 23、撝逊1.谦让。
  • 24、撝抑1.见"撝挹"。

徐渭的相关查询

徐渭的意思解释、徐渭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