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tuì yǐn  ]
  • ㄊㄨㄟˋ 一ㄣˇ
  • VP BQV
  • 动词

退隐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辞官隐居。后退隐没;消失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辞官隐居。

《史记·乐毅列传》:“及民志不入,狱囚自出,然后二子(指 箕子、商容 )退隐。”
宋 陆游 《姜总管自筑墓舍名茧庵求诗》诗:“君不见, 赘翁 退隐 真皇 时, 茧室 遗名星日垂。”
周作人 《系鱼川》:“大正 初年, 相马君 忽然退隐,飘然的回到故乡去了。”

⒉  后退隐没;消失。

王西彦 《古屋》第二部五:“淡暗色的薄云慢慢地向远处退隐,终于完全消失。”
许杰 《邱吉尔关心麻雀牌》:“要是这样,一面提高人民的娱乐的程度,一面增加有益的娱乐机会,那末,这 中国 的文化传统的麻雀牌,才会退隐了去吧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退职隐居或断绝世俗的应酬交际。

《孔子家语·卷九·七十二弟子解》:「孔子卒后,原宪退隐,居于卫。」
《史记·卷八〇·乐毅传》:「及民志不入,狱囚自出,然后二子退隐。」

退隐(tui yin)同音词

  • 1、推寅[tuī yín ]

    1.钻研。

  • 2、推引[tuī yǐn ]

    1.推动;推拉。 2.推荐引进。

退隐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冷僻的语句。 2.隐而不言。
  • 2、1.深藏不露﹔遮蔽掩隐。
  • 3、1.谓隐蔽真情﹐佯装不知。
  • 4、1.谓含义精深简要。
  • 5、1.见"隐耀"。
  • 6、耀1.亦作"隐曜"。 2.隐藏光彩。 3.犹言含而不露。
  • 7、1.供隐退安居之用的产业。如田亩之类。
  • 8、1.凭借和依靠的东西。
  • 9、1.隐晦﹔深奥。
  • 10、1.暗藏旨意。 2.深奥的义理。
  • 11、1.隐逸者。
  • 12、避世隐居。也指隐居的人:隐逸之士|招聘隐逸,参与政事|菊,花之隐逸者也。
  • 13、1. 隐含或显露但没有直接表示的意义。如:在《旧约》的故事中看到了分析物质和精神之间关系的比喻性隐意。
  • 14、1.掩蔽﹔遮蔽。 2.隐避﹔隐没。
  • 15、①不明显;不清楚:青山隐隐水迢迢。 ②拟声词:府吏马在前,新妇车在后;隐隐何甸甸,俱会大道口。 ③茂盛的样子:沈沈隐隐|粲乎隐隐,各得其所。
  • 16、1.约略﹐印象模糊。
  • 17、1.犹掩映。 2.隐隐地显现出。
  • 18、深藏内心的忧虑:耿耿不寐,如有隐忧。
  • 19、1.幽静偏僻。 2.深奥隐晦。
  • 20、1.隐瞒过失。
  • 21、1.《韩诗外传》卷十﹕"楚庄王将兴师伐晋……﹝孙叔敖﹞进谏曰﹕'臣园中有榆﹐其上有蝉。蝉方奋翼悲鸣﹐欲饮清露﹐不知螳螂之在后﹐曲其颈﹐欲攫而食之也。螳螂方欲食蝉﹐而不知黄雀在后﹐举其颈﹐欲啄而食之也。黄雀方欲食螳螂﹐不知童子挟弹丸在榆下﹐迎而欲弹之。童子方欲弹黄雀﹐不知前有深坑﹐后有掘株也。'"后以"隐榆"指"螳螂捕蝉﹐黄雀在后"之事。
  • 22、1.隐患。
  • 23、1.搁膝之具。
  • 24、1.以隐语猜谜为戏。

退隐的相关查询

退隐的意思解释、退隐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