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tōnɡ lèi  ]
  • ㄊㄨㄥ ㄌㄟˋ
  • CEP OD

通类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普遍的法式。

⒉  指辈分、地位相同的人。

⒊  犹总共;全部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普遍的法式。

南朝 宋 颜延之 《又释何衡阳达性论》:“足下前答已知牲牢不可顿去於今世,復谓畋渔不可独弃於古,未为通类也。”

⒉  指辈分、地位相同的人。

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礼异》:“秦 汉 以来,於天子言陛下,於皇太子言殿下,将言麾下,使者言节下、轂下,二千石长史言阁下,父母言膝下,通类相言称足下。”

⒊  犹总共;全部。

《水浒传》第七二回:“今上天子庆贺元宵,我们左右内外共有二十四班,通类有五千七八百人,每人皆赐衣袄一领,翠叶金花一枝。”

通类(tong lei)同音词

  • 1、同类[tónɡ lèi ]

    1.指同姓。 2.同一种类。 3.指同一类人。如同僚﹑同辈﹑同行﹑同伙等。

  • 2、桐雷[tónɡ léi ]

    1.桐君﹑雷公的并称,相传皆为黄帝时掌药之臣。

  • 3、统类[tǒnɡ lèi ]

    1.纲纪和条例。

通类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复姓。汉有类犴反。见《史记.梁孝王世家》。
  • 2、1.分类编录。
  • 3、不同的种类;按种类的不同而做出的区别:这一章讨论土壤的~ㄧ~一栏中填写商品种类的名称。
  • 4、1.草名。
  • 5、1.分类造册。
  • 6、1.谓以类纂辑而成。
  • 7、1.指附属于宗族内的奴隶。 2.指善良的同类。
  • 8、1.分别列出。 2.大多出自。
  • 9、1.类祭。
  • 10、1.谓分类编次。
  • 11、1.谓分门别类依次相从。
  • 12、1.分类聚集。
  • 13、1.祭祀天帝。
  • 14、1.犹偏多。 2.犹大多。
  • 15、1.以类区别。
  • 16、1.谓同类互相感应。
  • 17、1.谓祭祀以上告天帝。
  • 18、1.音韵学术语。凡反切上字与所切之字有重唇﹑轻唇或舌头﹑舌上之异,叫做"类隔切"。隔者隔碍之谓,二者声不同类。故名。然古人制反切,皆取"音和",如"篇,芳连切","篇"属重唇音"滂"p〔p'〕母,"芳"属轻唇音"敷"〔f'〕母。其实古无轻唇和舌上音,"篇"和"芳"都是"滂"母。唐宋人不知古音,谓之"类隔",盖出于误会。
  • 19、1.类书的汇集。常用为类书名。如《唐类函》﹑《渊鉴类函》等。
  • 20、1.祭告天神。
  • 21、好像;近于:这个故事很离奇,~神话。
  • 22、1.谓代为会见。
  • 23、1.谓将相同或相关的汇集成一类。
  • 24、1.古代祭天及五帝之祭名。

通类的相关查询

通类的意思解释、通类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