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符节印章等信物的统称。
⒉ 凭据。
引汉 班固 《白虎通·瑞贽》:“舜 始即位,见四方诸侯合符信。”《后汉书·袁安传》:“安 乃劾 景 擅发边兵,惊惑吏人,二千石不待符信而輒承 景 檄,当伏诛。”宋 苏轼 《关陇游民私铸钱与江淮漕卒为盗之由策》:“今 秦 蜀 之中,又裂纸以为币,符信一加,化土芥以为金玉,奈何其使民不奔而效之也?”
⒉ 凭据。 《史记·外戚世家》:“少君 年四五岁时,家贫,为人所略卖。其家不知其处,传十餘家……从其家之 长安。闻 竇皇后 新立,家在 观津,姓 竇 氏。
引广国 去时虽小,识其县名及姓,又尝与其姊採桑堕。用为符信,上书自陈。”郭希仁 《从戎纪略》:“勿幕 又貽余‘墨侠’二字草章,以为符信。”
1.违背心意。
1.谓收敛心神。 2.抚摸胸口。表示感叹。 3.抚摸胸口。表示反省自问。
答复的信:信寄出很久了,还没有收到~。
①比喻要害或中心部分:~之患。 ②比喻极亲近的人;心腹:言听计从,倚为~。 ③〈书〉比喻真心诚意:敢布~ㄧ~相照。
1.覆始更新。指新年。
1.回信。
1.信用;信誉。
1.信服。
1.浮动不安的情绪。
拍胸。表示悲痛、激动等:妇拊心不哭|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。
符信的意思解释、符信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