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xiāo shǔ  ]
  • ㄏㄜˋ ㄕㄨˇ
  • OYMK JFT

熇暑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酷热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酷热。

《文选·左思<魏都赋>》:“宅土熇暑,封疆障癘。”
李善 注引《埤苍》:“熇,热貌。”

熇暑(xiao shu)同音词

  • 1、消疎[xiāo shū ]

    1.亦作"消疏"。 2.寂寞;冷落。 3.谓困乏,衰微,不景气。 4.稀少;减少。

  • 2、消疏[xiāo shū ]

    1.见"消疎"。

  • 3、消暑[xiāo shǔ ]

    1.犹消夏。 2.降温消热。

  • 4、校书[xiào shū ]

    1.校勘书籍。 2.古代掌校理典籍的官员。汉有校书郎中,三国魏始置秘书校书郎,隋﹑唐等都设此官,属秘书省。 3.唐胡曾《赠薛涛》诗:"万里桥边女校书,枇杷花下闭门居。"薛涛,蜀中能诗文的名妓,时称女校书。后因以"女校书"为妓女的雅称。亦省称"校书"。

  • 5、校数[xiào shù ]

    1.数计。

  • 6、萧疏[xiāo shū ]

    ①稀疏:白发萧疏。 ②萧条:万户萧疏鬼唱歌|但见萧疏景象,人去房空。

  • 7、硝熟[xiāo shú ]

    1.用芒硝﹑朴硝等鞣制动物皮革使之变软。

  • 8、笑书[xiào shū ]

    1.指记载笑话的书籍。

  • 9、销暑[xiāo shǔ ]

    1.犹销夏。消解暑气。

  • 10、潇疏[xiāo shū ]

    1.犹寥落,凄凉。

熇暑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夏晩。
  • 2、1.犹中暑。 2.暑热。
  • 3、1.炎夏之夜。
  • 4、1.夏衣。
  • 5、1.夏月。约相当于农历六月前后小暑﹑大暑之时。
  • 6、1.即旱魃。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。
  • 7、1.暑天穿的细葛布衣。
  • 8、1.夏日用的竹席。
  • 9、1.夏季伏天。
  • 10、1.天气炎热与寒冷。
  • 11、1.学校夏季的假期,一般在公历七八月间。
  • 12、1.喻酷热大暑。吏,指酷吏。
  • 13、1.谓南方。
  • 14、1.疟疾的一种。
  • 15、1.暑假期间。
  • 16、1.盛夏时的热气。
  • 17、1.盛夏时期的炎热。 2.中医指外感暑邪的一种热症。
  • 18、1.谓夏季潮湿闷热。
  • 19、湿1.亦作"暑湿"。 2.炎热潮湿。
  • 20、1.炎热干旱之年。
  • 21、1.夏季炎热的日子;夏天。
  • 22、1.夏天所穿的粗葛布衣。
  • 23、1.炎热的夏季。
  • 24、1.堂名。在四川省成都武担山。古为蜀中一名胜。

熇暑的相关查询

熇暑的意思解释、熇暑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