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ěi chuí  ]
  • ㄅㄟˇ ㄔㄨㄟˊ
  • UX TGAF

北垂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北陲”。

⒉  北方边境地区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北陲”。北方边境地区。

《汉书·匈奴传赞》:“其与中国殊章服,异习俗,饮食不同,言语不通,辟居北垂寒露之野。”
《三国志·魏志·崔琰传》“鲁国 孔融”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《九州春秋》:“﹝ 孔融 ﹞后徙 徐州,以 北海 相自还领 青州 刺史,治郡北陲。”
元 王恽 《燕城书事》诗:“都会盘盘控北垂,当年宫闕五云飞。”
刘师培 《南北文学不同论》:“昌黎 崛起北陲,易偶为奇,语重句奇,閎中肆外,其魄力之雄,直追 秦 汉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北方的边疆。也作「北陲」。

《后汉书·卷二五·鲁恭传》:「诚欲以安定北垂,为人除患,定万世之计也。」

北垂(bei chui)同音词

  • 1、北陲[běi chuí ]

    1.见"北垂"。

北垂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挂在天边;悬挂天空。 2.犹蔽天,笼罩天空。 3.比喻壮志凌云。
  • 2、1.低垂的枝条。
  • 3、1.见"垂髫"。
  • 4、指童年或儿童。古代儿童未冠,头发下垂:黄发垂髫,并恬然自乐。
  • 5、1.俯听;倾听。
  • 6、1.把基业留传下去。多指皇位的承袭。
  • 7、1.低头。 2.犹伸颈。
  • 8、1.垂着空袋子。谓空无所有。
  • 9、1.接近晚年。 2.傍晚。
  • 10、1.接近灭亡。
  • 11、1.接近死亡。 2.谓极其危险。
  • 12、1.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。借指专心读书或写作。语出《艺文类聚》卷五五引晋束晳《读书赋》:"垂帷帐以隐几,披纨素而读书。"
  • 13、1.犹掉落。
  • 14、1.留下文章。 2.指留传下来的文字。 3.焕发文采。 4.谓饰以文采。
  • 15、1.俯问;下问。
  • 16、因想吃而流口水:群犬垂涎,扬尾皆来。常比喻非常羡慕,极想得到:对小妹不禁动了垂涎之意。
  • 17、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,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,其中一条直线称为另一条直线的垂线。它们的交点称为垂足。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都垂直,那么称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互相垂直,这条直线称为平面的垂线。
  • 18、1.垂示法则。
  • 19、1.显示征兆。古人迷信,把某些自然现象附会人事,认为是预示人间祸福吉凶的迹象。
  • 20、三角形三条高(所在直线)的交点。锐角三角形的垂心在三角形形内;直角三角形的垂心与直角顶点重合;钝角三角形的垂心在三角形形外。
  • 21、1.显示祥瑞;降福。
  • 22、1. 通常松垂在肩下的很长的宽袖,常用于法衣和长礼服上。
  • 23、1.立功,垂留功勋。
  • 24、屈尊询问(敬辞):尊长垂询,用敢附闻。

北垂的相关查询

北垂的意思解释、北垂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