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shí bǎi  ]
  • ㄕˊ ㄅㄞˇ
  • WYV SRG

食柏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服食柏树叶实。传说可以延年成仙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五四引汉刘向《列仙传》:“赤须子好食柏实,齿落更生。”又《太平广记》卷三五引《化源记》:柏叶仙人田鸾求长生术,入华山,“见黄冠自山而出。鸾遂礼谒,祈问隐诀。黄冠举头指柏树示之曰:'此即长生药也。'”田鸾乃取柏叶晒干为末服之。隐居于嵩阳,活至一百二十三岁,“无疾而终,颜色不改,盖尸解也。”“临终异香满室,空中闻音乐声,及造仙都赴仙约耳。”后遂以“食柏”表示修仙学道者的生活。

⒉  指柏树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服食柏树叶实。传说可以延年成仙。

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五四引 汉 刘向 《列仙传》:“赤须子 好食栢实,齿落更生。”
又《太平广记》卷三五引《化源记》:柏叶仙人 田鸾 求长生术,入 华山,“见黄冠自山而出。 鸞 遂礼謁,祈问隐诀。黄冠举头指栢树示之曰:‘此即长生药也。’” 田鸾 乃取柏叶晒干为末服之。隐居于 嵩阳,活至一百二十三岁,“无疾而终,顏色不改,盖尸解也。”“临终异香满室,空中闻音乐声,及造仙都赴仙约耳。”后遂以“食柏”表示修仙学道者的生活。 元 高明 《琵琶记·糟糠自弃》:“啮雪吞毡, 苏卿 犹健;餐松食柏,到做得神仙侣。”

⒉  指柏树。

唐 罗隐 《香》诗:“沉水良材食柏珍, 博山 烟煖玉楼春。”

食柏(shi bai)同音词

  • 1、石柏[shí bǎi ]

    1.一种珊瑚。状似柏,故名。

  • 2、蚀败[shí bài ]

    1.蛀蚀败坏。

  • 3、食白[shí bái ]

    1.谓吃杨梅。语出宋苏轼《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》:"道人笑不答,此意安在哉。昔年本不住,今者亦无来。此语竟非是,且食白杨梅。"王十朋集注:"《杭州图经》云:杨梅坞在南山近瑞峰﹐杨梅尤盛﹐有红白二种﹐今杭人呼白者为圣僧梅。"

  • 4、十败[shí bài ]

    1.指招致国家败亡的十个方面。 2.指战争一方必败的十个弱点。

  • 5、尸白[shī bái ]

    1. 像死尸一样苍白。如:因营养不良而尸白的眼圈。

食柏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亦作"栢操"。 2.谓夫死不嫁的节操。
  • 2、1.行于山地的大车。柏,通"伯"。
  • 3、1.见"柏成子高"。
  • 4、1.指皇陵。古代帝﹑后陵寝周围筑墙,列植柏树,故称。
  • 5、1.见"柏树洞"。
  • 6、1.亦作"栢府"。 2.御史府的别称。
  • 7、1.亦称"柏子高"。 2.传说中的古仙人。
  • 8、1.古地名。在今河南省灵宝县西南朱阳镇。有柏谷水经此。春秋晋公子重耳出奔到此始决定入翟。汉武帝曾微行至此,亭长不纳,亭长妻为其杀鸡作食。
  • 9、1.古国名。在今河南省西平县。春秋时为楚所灭。
  • 10、1.亦作"柏椁"。 2.柏木作的外棺。 3.泛指棺椁。
  • 11、1.古湖泊名。近黄河源。即今青海鄂陵湖或札陵湖。唐贞观十五年(公元641年),文成公主和亲吐蕃,松赞干布到此亲迎。
  • 12、1.复姓。汉有柏侯奋。见《通志.氏族五》。
  • 13、1.亦作"栢篁"。亦作"柏黄"。 2.上古帝名。
  • 14、1.见"柏皇"。
  • 15、1.亦作"栢篁"。 2.见"柏皇"。
  • 16、1.柏树和槚树。旧时墓地常植。
  • 17、1.即柏叶酒。古代习俗,谓春节饮之,可以辟邪。
  • 18、1.亦作"柏莒"。 2.古地名。春秋楚地。公元前506年,楚围蔡,吴救之,大败楚师于此。故址在今湖北麻城县境,具体所在说法不一:一说为麻城东北的柏子山与举水的合称;一说在举水入长江口以南的举洲;一说即麻城东南举水所出龟峰山。
  • 19、1.见"柏举"。
  • 20、1.春秋秦穆公时人,以善相马着称。多写作伯乐。
  • 21、1.亦作"柏历"。 2.古时人始死,立木于庭中,上横一木如门,叫重。横木下悬鬲,即"历",中盛谓为死者神所凭依,葬后始改用木主。魏晋以来又有凶门柏历置于门外以表丧,略似后世的丧事牌楼。
  • 22、1.熬过的柏脂。
  • 23、1.亦作"栢梁"。指柏梁台。 2.借指宫廷。 3.指《柏梁诗》。 4.泛称应制诗。 5.指柏梁体。
  • 24、德国首都和最大城市。人口348万(1993年)。有电器、电子、精密仪器等工业。扼东、西欧和南、北欧交通要冲,重要的国际交通枢纽。城市建筑宏伟,古典宫殿式建筑与现代化建筑群交相辉映。市郊多森林、湖泊。旅游业发达。

食柏的相关查询

食柏的意思解释、食柏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