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ì mǎo  ]
  • ㄅ一ˋ ㄇㄠˇ
  • XXF JQT

毕昴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毕星与昴星。二星至秋季时,晨见于东方,故常以表示天将黎明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毕星与昴星。二星至秋季时,晨见于东方,故常以表示天将黎明。

《文选·司马相如<长门赋>》:“观众星之行列兮,毕昴出於东方。”
吕向 注:“毕昴晨见东方,至秋时也。”
唐 陈子昂 《山亭宴序》:“东方明而毕昴升,北阁曙而天云净。”
明 孙柚 《琴心记·赉金买赋》:“望天星耿耿朝稀,忽见相躔毕昴,东方晓日辉辉。”

毕昴(bi mao)同音词

  • 1、庇冒[bì mào ]

    1.庇覆,庇护。

  • 2、鼻毛[bí máo ]

    1.长在鼻腔内的细毛。

  • 3、比卯[bǐ mǎo ]

    1.旧时地方官府征收钱粮或缉拿罪犯,限期追比,称为"比卯"。卯,期限。亦指应付官府的追比。

  • 4、蔽茂[bì mào ]

    1.茂盛。

  • 5、笔帽[bǐ mào ]

    (~儿)套着笔头儿保护笔的套儿。

毕昴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昴宿与毕宿的并称。同属白虎七宿。古人以昴毕为冀州的分野。
  • 2、1.《初学记》卷一引《春秋佐助期》:"汉相萧何,长七尺八寸,昴星精"。后因以"昴降"为称颂显贵之词。
  • 3、1.昴宿的精灵。用以称颂显贵。
  • 4、1.犹昴精。
  • 5、宿1.星宿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白虎七宿的第四宿。又名髦头﹑旄头。有亮星七颗(古代以为五颗,故有昴宿之精转化为五老的传说)。传说汉相萧何为昴星精转世,后因借为颂人之辞。
  • 6、1.即昴宿。
  • 7、星团1.最著名的疏散星团之一。在天空中所占面积仅有满月那样大。星团内某几颗星周围有云雾状的光辉,是成员星照在星际尘埃上的反光。肉眼可以见到六七颗,故又名七姊妹星团。
  • 8、秏顇1.谓精力耗竭而憔悴。
  • 9、秏废1.废弛;败坏。
  • 10、秏费1.消耗。
  • 11、秏滑1.犹扰乱。
  • 12、秏尽1.消耗净尽。
  • 13、秏乱1.昏乱。
  • 14、秏失1.耗损。
  • 15、懋庸1.大功。 2.褒美有功。
  • 16、懋昭1.勉力宣明。 2.褒美显扬。
  • 17、懋着1.犹显着。
  • 18、貌敬1.谓容貌恭敬。 2.谓肃然起敬。
  • 19、貌匮1.谓表面装作穷困。
  • 20、貌喏1.古时下对上的一种敬礼方式。犹后世之请安。
  • 21、貌侵1.见"貌寝"。
  • 22、貌寝1.亦作"貌侵"。 2.状貌丑陋短小。或以为谓状貌不扬。
  • 23、貌取1.谓描画其形貌。
  • 24、貌容1.容貌。

毕昴的相关查询

毕昴的意思解释、毕昴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