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tōnɡ hào  ]
  • ㄊㄨㄥ ㄏㄠˋ
  • CEP KG

通号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犹通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犹通称。参见“通称”。

宋 蔡絛 《铁围山丛谈》卷一:“於是定命宝合八宝,通号九宝,下詔以为乾元用九之义云。”
宋 叶梦得 《石林燕语》卷四:“大驾仪仗,通号‘卤簿’, 蔡邕 《独断》已有此名。”
《十二楼·拂云楼》第一回:“从古及今,都把‘梅香’二字做了丫鬟的通号。”

通号(tong hao)同音词

  • 1、同蒿[tónɡ hāo ]

    1.蔬菜名。属草本植物。

  • 2、同好[tónɡ hǎo ]

    1.互相友好,共同交好。

  • 3、同号[tónɡ hào ]

    1.称号相同。 2.号码相同。

  • 4、通好[tōnɡ hǎo ]

    往来交好:世为通好。

  • 5、茼蒿[tónɡ hāo ]

    俗称“蓬蒿”。菊科。一二年生草本,高达1米。茎直立,柔软。叶倒卵形。花黄色或白色。原产中国,南北各地都有栽培。嫩茎叶有香气,可作蔬菜。

通号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力竭声嘶地啼哭。
  • 2、1.科举考试时﹐号子中供生员答卷兼睡觉用的木板。
  • 3、1.见"号擗"。
  • 4、军队中管吹号的士兵。
  • 5、簿1.犹今之登记簿。
  • 6、①以某种名号著称:四川~天府之国。 ②对外宣称;名义上称做:敌人的这个师~一万二千人,实际上只有七八千。
  • 7、1.犹言辞﹑辞令。
  • 8、1.军中夜间传达号令时所用的灯。 2.指船舶上用来表明夜间航行﹑作业等状态的灯。
  • 9、1. 人们认为起源于凯尔特但流行于英国的单簧管乐器,由木质或骨质间有指孔的管身以及号角式号口和嘴子构成。
  • 10、1.指带有机密性的通知。
  • 11、1.痛哭颠蹶。
  • 12、旧时指传达室或做传达工作的人。
  • 13、1. 从前有地位爵位或有资产的人赐给家臣、侍从穿戴的有特色的有鉴别性的衣服—尤其是在战争中服役时穿戴的。
  • 14、1.传说黄帝采首山铜﹐铸鼎于荆山下。铸鼎成﹐有龙迎之上天﹐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﹐馀小臣不得上﹐攀持龙须﹐须拔﹐坠黄帝弓。百姓抱弓﹑须号泣。见《史记.封禅书》。后因以"号弓"指帝王崩殂。
  • 15、1.即号衣。
  • 16、1.象声词。表示哀切。
  • 17、1.哀号哭喊;大声叫唤。语出《诗.大雅.荡》:"既愆尔止﹐靡明靡晦。式号式呼﹐俾昼作夜。"
  • 18、1.烽火;旧时军中为传信号而举的火。
  • 19、1.旧称官衙正在审理的案件。 2.挂过号的函件﹑电报等。
  • 20、古时军队中传达命令的管乐器,后世泛指喇叭一类的东西◇石油大会战的~吹响了。
  • 21、大声叫:她一面哭,一面~着。
  • 22、1.号叫﹐号呼。
  • 23、1.古人守夜击鼓传告以相儆戒。
  • 24、1.明代试士时﹐于考场中设置的监视人员。清仍之而失其实﹐但供役使而已。 2.即教军。太平天国革命时期﹐在贵州﹐由白莲教组织和领导的苗汉两族农民起义军﹐以旗帜﹑服装的色别﹐分为红号﹑黄号﹑白号三支。1855年(咸丰五年)至1868年(同治七年)间﹐曾先后在平越﹑遵义﹑铜仁﹑思南等处﹐略地占城﹐声势浩大。清政府调席宝田﹑唐炯率湘川军入黔﹐疯狂屠杀﹐号军首领刘义顺被俘﹐牺牲于成都﹐起义失败。

通号的相关查询

通号的意思解释、通号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