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shù cáo  ]
  • ㄕㄨˋ ㄘㄠˊ
  • AWI IGMJ

戍漕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水运边防军需品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水运边防军需品。

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偃 盛言 朔方 地肥饶,外阻 河,蒙恬 城之以逐 匈奴,内省转输戍漕,广中国,灭 胡 之本也。”
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诛秦》:“於是下詔令,减戍漕,宽徭役。初虽劳苦,卒获其庆。”

戍漕(shu cao)同音词

  • 1、枢曹[shū cáo ]

    1.中枢官署。

  • 2、树草[shù cǎo ]

    1.草木。 2.种草。

  • 3、殊操[shū cāo ]

    1.操行不同。 2.卓异的节操。

  • 4、疏草[shū cǎo ]

    1.亦作"?草"。 2.奏章的草稿。

  • 5、书草[shū cǎo ]

    1.文稿。

  • 6、熟草[shú cǎo ]

    1.指蒸熟的灯心草茎的中心部分。

  • 7、束草[shù cǎo ]

    1.草把。

  • 8、属曹[shǔ cáo ]

    1.下属官吏。

  • 9、属草[shǔ cǎo ]

    1.见"属草稾"。

戍漕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谓清代漕运总督所属的绿营兵。担负漕粮的催督﹑保护等。
  • 2、1.存放漕米的仓库。
  • 3、1.指漕米仓库。
  • 4、1.管理漕运的官员。
  • 5、1.指漕粮运输一日的行程。参阅清顾炎武《日知录.漕程》。
  • 6、1.用于漕运的船只。
  • 7、1.象声词。形容水声。
  • 8、1.即漕路。
  • 9、1.供漕运用的大型船只。
  • 10、1.旧时在漕粮正税外,加收有关漕运的费用,称为"漕费"。
  • 11、1.管理漕务的官署。
  • 12、1.旧时的漕粮赋税。
  • 13、1.指漕试。 2.漕运贡米。
  • 14、1.漕运谷物。
  • 15、1.西域古国名。约在今苏联中亚撒马尔罕西北。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记》卷一作"劫布呾那",当为*kapūt?n(Gubdan)/Kebud对音。
  • 16、1.旧时于漕粮正税外向农民加收的折耗。有正耗﹑加耗﹑船耗等名目。
  • 17、1.以供漕运为主的河道。
  • 18、1.旧时收兑漕米的量器。一斛相当于五斗。
  • 19、1.指漕运总量。
  • 20、1.宋代漕试中的一种推荐形式。亦指漕试。
  • 21、1.见"漕赠"。
  • 22、1.漕试第一名。
  • 23、1.我国封建时代由东南地区漕运京师的税粮。辛亥革命后改征货币,漕粮名存实亡。 2.指征收漕粮的官员。
  • 24、1.运输粮食的水路。

戍漕的相关查询

戍漕的意思解释、戍漕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