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shān mán  ]
  • ㄕㄢ ㄇㄢˊ
  • MMM YOJ

山蛮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旧指居住在山间的南方某些少数民族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旧指居住在山间的南方某些少数民族。

《南齐书·高帝纪上》:“﹝ 元嘉 ﹞二十三年, 雍州 刺史 萧思话 镇 襄阳,啟 太祖 自随戍 沔北,讨 樊 邓 诸山蛮,破其聚落。”
《资治通鉴·晋孝武帝太元元年》:“三月, 秦 兵寇 南乡,拔之,山蛮三万户降 秦。”
胡三省 注:“自 春秋 之时, 伊 洛 以南, 巴、巫、汉、沔 以北,大山长谷,皆蛮居之…… 后汉 祭遵 攻新城蛮、柏华蛮,破 霍阳聚,则 春秋 蛮氏之聚落也。其后又有巫蛮、南郡蛮、江夏蛮。 襄阳 以西, 中庐、宜城 之西山,皆蛮居之,所谓山蛮也。”

山蛮(shan man)同音词

  • 1、儃僈[shàn màn ]

    1.放诞,放纵。

山蛮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凶横粗野。
  • 2、1.西南少数民族用以驱使牲畜的用具。
  • 3、1.粗暴的性格。
  • 4、1.詈词。犹言蛮子畜牲。
  • 5、1.见"蛮靴"。
  • 6、1.指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山林中的瘴气。 2.特指外来的鸦片烟。
  • 7、1.古代指我国南方从事海上贸易的船舶。包括外国商船。
  • 8、1.犹蛮夷。僰﹐古西南夷名﹐今云南贵州尚有其种族。
  • 9、1.旧指南方少数民族所织的布。
  • 10、1.古代果木名。
  • 11、1.南方地区所产的茶叶。
  • 12、1.不讲道理地纠缠。
  • 13、1.指南方少数民族的歌。
  • 14、1.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贬称。
  • 15、1.即蛮荆。
  • 16、1.《庄子.则阳》:"有国于蜗之左角者﹐曰触氏;有国于蜗之右角者﹐曰蛮氏。时相与争地而战﹐伏尸数万﹐逐北﹐旬有五日而后反。"后以"蛮触"为典﹐常以喻指为小事而争斗者。
  • 17、1.蛮舶。
  • 18、1.藤床。藤产于南方﹐故称。
  • 19、1.指南方边境。垂﹐通"陲"。
  • 20、1.蛮人的村庄。亦泛指荒村。
  • 21、1.南方少数民族名。多船居﹐称蜑户﹐也称蛋户。
  • 22、1.旧时对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。
  • 23、1.见"蛮夷邸"。
  • 24、1.指南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。亦指这一地区的人。

山蛮的相关查询

山蛮的意思解释、山蛮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