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shì jì  ]
  • ㄕˋ ㄐ一ˋ
  • FI PH

示寂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佛教指佛、菩萨或高僧死去。

Parinirvana; passing away of a monk or nun;

引证解释

⒈  佛教语。称佛菩萨及高僧身死。寂即梵语“涅槃”的意译。言其寂灭乃是一种示现,并非真灭。

《古尊宿语录·衢州子湖山第一代神力禅师语录》:“﹝ 子湖和尚 ﹞ 唐僖宗 广明 中示寂。”
宋 秦观 《圆通禅师行状》:“﹝ 圆通禪师 ﹞既行,道过 龙游,留一月,会 达观 示寂。”
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岁时记·打鬼》:“般禪佛 又曰 般疹佛,盖因出痘而示寂也。”
赵朴初 《菩萨蛮》词序:“万慧 法师南行五十餘年,老隐 摩谷,余数游 缅甸 皆未得见。一九六〇年春又访 缅,师已示寂,赋此志悼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佛教称佛、菩萨、高僧死亡。寂,即圆寂。本指达到不再轮回的境界,但亦用来称出家众的去世。

清·钱谦益〈洞闻禅师塔铭〉:「天启三年七月,洞闻禅师示寂于破山之禅院。」

英语翻译

to pass away (of a monk or nun)​

示寂(shi ji)同音词

  • 1、拾集[shí jí ]

    1.收集。

  • 2、施济[shī jì ]

    1.帮助;周济。

  • 3、士籍[shì jí ]

    1.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士族的名籍谱系。参阅范文澜蔡美彪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。 2.各地科考应试士人的名籍簿。参阅宋周密《癸辛杂识别集.置士籍》﹑《续文献通考.选举一》。 3.明洪武二十一年命进士立石题名于太学,以记载进士名籍,称士籍。唐代称进士登科记,宋代称进士小录。参阅《续文献通考.选举二》。

  • 4、视疾[shì jí ]

    1.侍奉或探望病人。

  • 5、侍姬[shì jī ]

    1.贴身侍女或姬妾。

  • 6、侍疾[shì jí ]

    1.侍候﹑陪伴﹑护理患者。

  • 7、侍祭[shì jì ]

    1.陪从祭祀。

  • 8、实绩[shí jì ]

    1.实际事业;事实。 2.实际成绩。

  • 9、实际[shí jì ]

    ①客观的事物和情形:不能闭门造车,要联系实际。 ②实有的;具体的:以实际行动报答老师的培养。 ③合乎事实的;确实的:这种想法不实际|身上的弹痕,是战争留给我最实际的纪念。

  • 10、实济[shí jì ]

    1.实际成效。

示寂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恬静淡泊;不追求名利。 2.寂静无声。
  • 2、1.寂寞独处。
  • 3、1.佛家谓心不驰散,保持安静不动的精神状态。
  • 4、1.犹寂然。
  • 5、1.寂默。
  • 6、1.寂静无声貌。 2.孤单;冷落。 3.犹悄悄。
  • 7、没有声音 ;很静:~无声。
  • 8、1.谓空无所有。
  • 9、1.凋零疏落。《文选.江淹<王征君微>诗》:"寂历百草晦,欻吸鹍鸡悲。"李善注:"寂历,雕疏貌。"一说闲旷貌,见吕向注。 2.犹寂静;冷清。
  • 10、〈书〉寂静;空旷。
  • 11、1.同"寂寥"。 2.寂静无声。《文选.宋玉<九辩>》:"泬寥兮天高而气清,寂漻兮收潦而水清。"刘良注:"寂漻,虚静貌。"《汉书.司马相如传上》:"悠远长怀,寂漻无声。"颜师古注:"言长流安静。"一说清深也。见《文选》吕向注。 3.高远。 4.闲静。
  • 12、1.同"寂寥"。 2.寂静无声。
  • 13、1.幽隐深奥。
  • 14、1.犹寂静。
  • 15、1.沉寂灭绝。 2.指衰亡。 3.佛教语。"涅盘"的意译。指超脱生死的理想境界。 4.指死亡。多用于僧尼。
  • 16、1.沉寂;声息俱无。 2.引申指空无。 3.冷清孤单。
  • 17、1.同"寂蔑"。 2.冷落孤单。
  • 18、1.同"寂寞"。 2.沉寂;无声。
  • 19、①孤单冷清:晚上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家里,真是~。 ②清静;寂静:~的原野。
  • 20、1.同"寂寞"。 2.空虚。 3.寂静;沉寂。 4.清静;恬淡。 5.冷落;凄凉。
  • 21、1.静默不语;不出声音。 2.安静,清静。
  • 22、1.寂静无声。
  • 23、〈书〉形容寂静的样子。
  • 24、1.谓孤寂滞留。

示寂的相关查询

示寂的意思解释、示寂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