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pà fù  ]
  • ㄆㄚˋ ㄈㄨˋ
  • PURG ETJ

袙腹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袙复”。

⒉  挂束在胸腹间的贴身小衣,俗称兜肚,亦称抹胸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袙复”。挂束在胸腹间的贴身小衣,俗称兜肚,亦称抹胸。

《晋书·齐王司马冏传》:“初, 冏 之盛也,有一妇人诣大司马府求寄产。吏詰之,妇人曰:‘我截齐便去耳。’识者闻而恶之。时又謡曰:‘著布袙腹,为齐持服。’俄而 冏 诛。”
南朝 梁 王筠 《行路难》诗:“裲襠双心共一抹,袙复两边作八撮。”
一本作“袹复”。 唐 段成式 《嘲飞卿》诗之四:“见説自能裁袙腹,不知谁更著帩头。”

袙腹(pa fu)同音词

  • 1、趴伏[pā fú ]

    1.身体卧倒,胸腹贴伏在其他物体上。

  • 2、爬伏[pá fú ]

    1.趴下﹐伏倒。

  • 3、帕服[pà fú ]

    1.谓盛服。

  • 4、帕腹[pà fù ]

    1.即抹胸。俗名兜肚。

  • 5、怕妇[pà fù ]

    1.怕老婆。唐中宗受制于韦后;御史大夫裴谈畏其妻如严父。一日内宴,有优人唱《回波词》曰:"回波尔时栲栳,怕妇也是大好,外边祇有裴谈,内里无过李老。"参阅唐孟棨《本事诗.嘲戏》。

  • 6、袙复[pà fù ]

    1.见"袙复"。

袙腹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腹中所有之物。指内脏。
  • 2、1.秦末﹐陈涉﹑吴广欲举事﹐丹书于帛曰"陈胜王"﹐置人所罾鱼腹中。其卒买鱼烹食﹐得鱼腹中书﹐怪之。事见《史记.陈涉世家》。后因以"腹书"指战事或祸乱的先兆。
  • 3、腹腔内因病积聚的液体,心脏病、肾炎、肝硬变等疾病都能引起腹水。
  • 4、笥:书箱。腹中的学问:谈经腹笥空|数年之后,腹笥渐满。
  • 5、一种常见症状。多见于腹内病变,亦见于腹外病变。疼痛的部位、性质随病变部位、病因而异。上腹痛可能为消化性溃疡、胆囊炎、胰腺炎等;脐周或全腹痛可能为急性肠炎和胃肠炎、肠梗阻、腹膜炎、腹腔内出血等;下腹痛则可能为急性阑尾炎、妇科病、结肠炎、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等。
  • 6、1.腰带。
  • 7、1.指肠胃等消化器官。
  • 8、1.内心的轻慢。
  • 9、1.同"枵腹"。 2.空腹﹐饿着肚子。
  • 10、1.犹暗笑。
  • 11、指排便次数增多,大便稀薄或呈水状,有的带脓血,常兼有腹痛。由于肠道感染,消化机能障碍而引起。也叫水泻。通称拉稀、泻肚或闹肚子。
  • 12、1.本为寄居在璅蛣腹中的小蟹。 2.后或用喻寄寓或行迹。
  • 13、①比喻要害或中心部分:~之患。 ②比喻极亲近的人;心腹:言听计从,倚为~。 ③〈书〉比喻真心诚意:敢布~ㄧ~相照。
  • 14、〈书〉嘴上没说出,心里有看法。
  • 15、1.犹腹中﹐内心。
  • 16、1.清代在内地贩卖茶﹑盐的行商执照。
  • 17、1.内心歌咏﹐表示喜悦。
  • 18、1.鱼肚下的肥肉。 2.比喻内地富饶之区。
  • 19、1.蝉蜕的别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虫三.蝉蜕》。
  • 20、1.心中咒骂。
  • 21、稿已经想好但还没写出的文稿。
  • 22、1.见"腹稿"。
  • 23、1.旧时由双方父母给胎儿预定的婚姻。
  • 24、1. 腹腔前壁及侧壁的肌肉,由3块扁平肌肉构成。

袙腹的相关查询

袙腹的意思解释、袙腹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