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pì shǔ  ]
  • ㄆ一ˋ ㄕㄨˇ
  • NKUH JFT

辟暑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避暑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避暑。

《汉书·戾太子刘据传》:“时上疾,辟暑 甘泉宫,独皇后、太子在。”
清 屈大均 《广东新语·草语·素馨》:“以(素馨毬)挂复斗帐中,虽盛夏能除炎热,枕簟为之生凉。谚曰:‘檳榔辟寒,素馨辟暑。’”

辟暑(pi shu)同音词

  • 1、辟书[pì shū ]

    1.征召的文书。

  • 2、辟署[pì shǔ ]

    1.征聘委任。

  • 3、辟属[pì shǔ ]

    1.征聘僚属。

  • 4、僻书[pì shū ]

    1.冷僻的书籍;极罕见的书籍。

  • 5、僻数[pì shù ]

    1.僻陋的技巧。

  • 6、纰疏[pī shū ]

    1.谓布帛经纬松散。

  • 7、批书[pī shū ]

    1.经过有关部门批署的证明。 2.批写;记述。

  • 8、披书[pī shū ]

    1.开卷,读书。 2.翻阅文书。

  • 9、披述[pī shù ]

    1.陈述。

  • 10、匹竖[pǐ shù ]

    1.童仆。

辟暑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夏晩。
  • 2、1.犹中暑。 2.暑热。
  • 3、1.炎夏之夜。
  • 4、1.夏衣。
  • 5、1.夏月。约相当于农历六月前后小暑﹑大暑之时。
  • 6、1.即旱魃。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。
  • 7、1.暑天穿的细葛布衣。
  • 8、1.夏日用的竹席。
  • 9、1.夏季伏天。
  • 10、1.天气炎热与寒冷。
  • 11、1.学校夏季的假期,一般在公历七八月间。
  • 12、1.喻酷热大暑。吏,指酷吏。
  • 13、1.谓南方。
  • 14、1.疟疾的一种。
  • 15、1.暑假期间。
  • 16、1.盛夏时的热气。
  • 17、1.盛夏时期的炎热。 2.中医指外感暑邪的一种热症。
  • 18、1.谓夏季潮湿闷热。
  • 19、湿1.亦作"暑湿"。 2.炎热潮湿。
  • 20、1.炎热干旱之年。
  • 21、1.夏季炎热的日子;夏天。
  • 22、1.夏天所穿的粗葛布衣。
  • 23、1.炎热的夏季。
  • 24、1.堂名。在四川省成都武担山。古为蜀中一名胜。

辟暑的相关查询

辟暑的意思解释、辟暑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