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tuō wù  ]
  • ㄊㄨㄛ ㄨˋ
  • EUK YKG

脱误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文字脱漏和错误,泛指疏忽失误。

omissions and errors;

引证解释

⒈  脱漏、错误。

《后汉书·安帝纪》:“詔謁者 刘珍 及五经博士,校定 东观 五经、诸子、传记、百家蓺术,整齐脱误,是正文字。”
唐 刘知几 《史通·古今正史》:“刘向 取校 欧阳 、大小 夏侯 三家经文,脱误甚众。”
清 孙星衍 《<说文>序》:“汉 人之书多散佚,独《説文》有完帙,盖以歷代刻印得存,而传写脱误,亦所不免。”
郭沫若 《我怎样写<棠棣之花>》:“《战国策》本是由零星的篇简集成的书,文字亦多脱误。”
钱锺书 《<围城>重印前记》:“这部书初版时的校读很草率,留下不少字句和标点的脱误。”

⒉  疏忽失误。

《后汉书·刘宽传》:“物有相类,事容脱误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失误、脱漏差误。

《后汉书·卷五·孝安帝纪》:「诏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,校定东观五经、诸子、传记、百家艺术,整齐脱误,是正文字。」

脱误(tuo wu)同音词

  • 1、橐吾[tuó wú ]

    1.款冬花的别名。

  • 2、托物[tuō wù ]

    1.谓假借事物。 2.引申为寄情意于事物。

脱误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字句的错误和脱漏。
  • 2、1.讹误。
  • 3、1.谓误施恩泽。多用作谦词。
  • 4、1.无意中触犯。 2.无意中犯罪。
  • 5、1.指未能参加生产劳动而耽误的劳动日。
  • 6、1.贻误败坏国家大事。
  • 7、1.指有错字的版本。
  • 8、1.犹笔误。唐黄滔有《误笔牛赋》。
  • 9、表示某个量的准确数与其近似数之差。误差的绝对值称为“绝对误差”。绝对误差与准确数之比,称为“相对误差”。一般情况下,相对误差能更确切地表示近似值的近似程度,便于比较几个近似数的精确度。
  • 10、1.戏剧等演出时﹐演员该上场而没有上场。
  • 11、1.车辆出故障或路不好行驶而耽误。如:小心开车别坏了,坏了可就要误车了。2.未赶上要搭乘的车。如:他起床太晚,误车了。
  • 12、1. 错误地称呼;叫错名字。
  • 13、1.误加宠信。
  • 14、1.无意中触犯。
  • 15、1.错误地传授或传播。
  • 16、1.失误差错。
  • 17、1.犹误诒。
  • 18、1. 错误引导。
  • 19、1.因失手而在不该落笔的地方落笔。 2.错误的地方。 3.(车﹑船等)晩点。
  • 20、1.错误的判断。
  • 21、1.错误地理解。
  • 22、1.误加迷恋。 2.贻误迷惑。
  • 23、1.失算。
  • 24、1. 进行错误的或质量低劣的教学。

脱误的相关查询

脱误的意思解释、脱误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