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qū jǐ  ]
  • ㄑㄨ ㄐ一ˇ
  • NBM NNG

屈己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严于要求自己。

屈己宽人。

humble oneself;

引证解释

⒈  委屈自己。

《孔丛子·抗志》:“与屈己以富贵,不若抗志以贫贱。”
唐 崔元翰 《中元日题奉敬寺》诗:“屈己由济物, 尧 心岂所荣。”
宋 岳珂 《桯史·岳鄂武穆王本传》:“初, 飞 在诸将中年最少,以列校拔起,累立显功, 世忠、俊 不能平, 飞 屈己下之。”
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三:“百里挑一的妇女,屈己待人,跟 赵玉林 同志一模一样。”

屈己(qu ji)同音词

  • 1、髷髻[qū jì ]

    1.卷曲的发髻。

  • 2、劬瘠[qú jí ]

    1.劳苦贫困。

  • 3、曲几[qǔ jǐ ]

    1.曲木几。古人之几多以怪树天生屈曲若环若带之材制成,故称。

  • 4、曲脊[qǔ jǐ ]

    1.弯腰。

  • 5、曲伎[qǔ jì ]

    1.亦作"曲技"。 2.小技。

  • 6、曲技[qǔ jì ]

    1.见"曲伎"。

  • 7、祛机[qū jī ]

    1.驱除机心。

  • 8、胠笈[qū jí ]

    1.犹胠箧。

  • 9、屈迹[qū jì ]

    1.亦作"屈迹"。 2.犹屈身。

  • 10、屈急[qū jí ]

    1.穷乏。

屈己词语接龙

  • 1、自己这一方面。
  • 2、自己的意见:各抒~ㄧ固执~。
  • 3、自己的任务:以天下为~。
  • 4、1.私欲。
  • 5、1.知己。
  • 6、亥杂诗组诗名。清代龚自珍作。指1839年作者辞官回乡途中所作的诗。均为七言绝句,涉及政治、军事、经济、文化等各方面,表达了作者对政府腐败、国家衰亡、社会黑暗的深切担忧和强烈不满,诗作大多感情沉郁、气势恢宏。“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”;“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材”等名句,历来被人传诵。
  • 7、别人挨饿、落水就象自己挨饿、落水一样。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。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,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。
  • 8、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,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。
  • 9、巳之变1.也称土木之变。指明英宗被瓦剌俘于土木堡事件。明正统十四年(公元1449年),瓦剌贵族也先率兵攻明。宦官王振挟持英宗统兵五十万亲征,至大同,闻前方小败,即惊慌后撤,行军至土木堡(今河北怀来县东)被敌军追及,仓猝应战,死伤过半,英宗被俘,王振也为乱军所杀。因这一年是己巳年,故名。
  • 10、所不欲,勿施于人欲:希望;勿:不要;施:施加。自己不愿意的,不要加给别人。
  • 11、畟畟1.锋利貌。《诗.周颂.良耜》:"畟畟良耜,俶载南亩。"毛传:"畟畟,犹测测也。"孔颖达疏:"以畟畟文连良耜,则是利刃之状,故犹测测以为利之意也。"朱熹集传:"畟畟,严利也。"一说,深耕貌。马瑞辰通释:"胡承珙曰:'《尔雅》:深,测也。《说文》:测,深所至也。畟畟﹑测测,皆状农人深耕之貌。'今按《淮南子.原道篇》注:'度深曰测。'则以耜入地之深亦得曰测。《尔雅》舍人注:'畟畟,耜入地之貌。'亦状其入地之深。"
  • 12、畟奸1. 见“鸡奸”。
  • 13、畟然1.清晰貌。
  • 14、諔诡1.奇异。
  • 15、堲谗1.疾恶谗言。
  • 16、堲居1.谓筑土室而居。
  • 17、堲周1.烧土为砖绕于棺材四周。《礼记.檀弓上》:"有虞氏瓦棺,夏后氏堲周,殷人棺椁,周人墙置翣。"郑玄注:"火熟曰堲,烧土冶以周于棺也。或谓之土周。"汉桓宽《盐铁论.散不足》:"古者瓦棺容尸,木板堲周,足以收形骸,藏发齿而已。"一说,烧土为瓦棺。
  • 18、蠀螬1.即蛴螬。金龟子的幼虫。
  • 19、蠀蛦1.一种甲有文采的大龟。即蟕蠵。
  • 20、岋岋1.动摇不定貌。
  • 21、给水供应生产或生活用水。
  • 22、给养指军队中人员的伙食、牲畜的饲料以及炊事燃料等物资:补充~ 。
  • 23、给予〈书〉给(gěi):~帮助ㄧ~同情。也作给与。
  • 24、鸡肥1.肥鸡。

屈己的相关查询

屈己的意思解释、屈己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