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jī jiàn  ]
  • ㄐ一 ㄐ一ㄢˋ
  • YWN YSL

讥谏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劝谏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劝谏。

《后汉书·崔琦传》:“管仲 相 齐,乐闻讥諫之言; 萧何 佐 汉,乃设书过之吏。”
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怨怒》:“当今天下,有讥諫之士,咸皆不减於先侍郎矣。然失在於倨,闕在於怒。”

讥谏(ji jian)同音词

  • 1、畟奸[jì jiān ]

    1. 见“鸡奸”。

  • 2、肌腱[jī jiàn ]

    腱。

  • 3、棘茧[jí jiǎn ]

    1.蚕名。因食棘叶而作茧,故称。亦指这种蚕结的茧。

  • 4、棘箭[jí jiàn ]

    1.以棘木造的箭。

  • 5、几见[jǐ jiàn ]

    1.谓见之不久。 2.何曾见,少见。

  • 6、几谏[jǐ jiàn ]

    1.微谏,婉言劝谏。

  • 7、积俭[jī jiǎn ]

    1.长年贫困。

  • 8、积贱[jī jiàn ]

    1.谓久处下位。

  • 9、积渐[jī jiàn ]

    1.逐渐形成。

  • 10、鸡奸[jī jiān ]

    指男人与男人之间发生性行为。也作奸(jījiān)。

讥谏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向君主进谏的奏章。
  • 2、1.条陈得失的奏章。
  • 3、1.谏官官署。
  • 4、1.进谏游说。
  • 5、1.指谏官的职位。
  • 6、1.苦笋。
  • 7、1.犹谏垣。
  • 8、1.指御史。
  • 9、1.规劝训导。
  • 10、1.规劝的话。
  • 11、1.官名。谏议大夫。 2.谏诤。 3.指谏诤论议的文字。
  • 12、1. 能直言相劝的朋友,即“诤友”。
  • 13、1.亦作"谏喻"。 2.劝谏讽喻﹔劝谏晓喻。
  • 14、1.见"谏谕"。
  • 15、1.指谏官官署。
  • 16、1.谏官官署。
  • 17、1.御史台的别称。 2.谏官官署。宋初由门下省析置﹐以分隶门下﹑中书的左右谏议大夫﹑司谏﹑正言为谏官。宋司马光有《谏院题名记》。
  • 18、1.向皇帝进谏的奏章。
  • 19、1.规劝争辩。
  • 20、1.谏诤。争﹐通"诤"。
  • 21、1.谏诤﹔规劝。
  • 22、1.指御史台。
  • 23、1.谏书的草稿。
  • 24、1.直言规劝之臣。 2.掌谏诤的官员。

讥谏的相关查询

讥谏的意思解释、讥谏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