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huánɡ pó  ]
  • ㄏㄨㄤˊ ㄆㄛˊ
  • AMW IBV

黄婆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道教炼丹的术语。认为脾内涎能养其他脏腑,所以叫黄婆。

⒉  即黄道婆。元代女纺织技术革新家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道教炼丹的术语。认为脾内涎能养其他脏腑,所以叫黄婆。

唐 吕岩 《七言》:“九盏水中煎赤子,一轮火内养黄婆。”
宋 苏轼 《与孙运勾书》:“脾能母养餘臟,故养生家谓之黄婆。”
元 邓玉宾 《端正好》套曲:“金鼎烹铅,玉炉抽汞,媒合是黄婆,匹配在丹房。”
《西游记》第二三回:“木母金公原自合,黄婆赤子本无差。”

⒉  即 黄道婆。元 代女纺织技术革新家。参阅 元 王逢 《黄道婆祠》诗。

清 高不骞 《乌泾夜寻黄母祠故址诗》:“吉贝蛮方物,今栽此地多。职方资赤子,取法自 黄婆。”
清 钱载 《木棉叹》诗:“黄婆庙,乌泥涇,天晴献鸡酒,愿乞 黄婆 灵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道教信徒称脾液为「黄婆」。

宋·苏轼〈与孙运句书〉:「脾能母养余脏,故养生家谓之『黄婆』。」

⒉  黄道婆的简称。参见「黄道婆」条。

黄婆(huang po)同音词

  • 1、慌迫[huānɡ pò ]

    1.急迫。 2.犹焦急。

  • 2、皇迫[huánɡ pò ]

    1.惊恐急遽。皇﹐通"惶"。

  • 3、惶迫[huánɡ pò ]

    1.惶恐着急。

  • 4、遑迫[huánɡ pò ]

    1.惶急不安。

黄婆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即婆饼焦。
  • 2、1.妻,老婆。 2.年老的妇人。 3.指女仆。
  • 3、1.指传说中的风神孟婆。
  • 4、1.亦作"婆婆家"。 2.丈夫的家。
  • 5、1.古代蒙古发式。
  • 6、1.古代重量单位。
  • 7、1.老婆子和老头儿。
  • 8、1.五代吴越王钱镠小名。镠初生,父将弃于井,祖母(一说邻媪)强留之,故名"婆留"。 2.借指吴越之地。
  • 9、1.香名。即龙脑香,亦名冰片。
  • 10、1.丈夫的母亲。
  • 11、1.对妇女的通称。 2.妻子。 3.指女仆。
  • 12、1.亦作"??3711"。 2.对老年妇女的尊称。 3.祖母。 4.母亲。 5.丈夫之母。 6.妻子。
  • 13、1.舞貌。
  • 14、①跳舞的样子;舞蹈:婆娑呕吟,鼓掖其笑|高粱叶子舞婆娑。 ②舞姿飘逸优美:舞姿婆娑。 ③形容枝叶纷披的样子:枝叶婆娑的大树。
  • 15、1.亦作"婆陁"。 2.倾斜不平。
  • 16、1.见"婆陀"。
  • 17、1. 婆婆(丈夫的母亲)和儿媳妇。如:婆媳俩。
  • 18、1.《景德传灯录·临济义玄禅师》:"黄蘖问云:'汝回太速生。'师云:'只为老婆心切。'"后以"婆心"指仁慈之心。
  • 19、1.方言。泛指妇女。 2.方言。妻子。
  • 20、1.亦作"?子"。 2.年老的妇女。 3.指仆妇。 4.妻子。
  • 21、饼焦1.鸟名。其鸣声如婆饼焦,故名。
  • 22、儿气1.形容言语啰嗦,缺乏决断。
  • 23、侯伎1.见"婆猴伎"。
  • 24、猴伎1.亦作"婆侯伎"。 2.杂技名。相传周成王时南方有扶娄国,其人善机巧,能易形改服及神怪变幻。后世乐府皆传其技,俗谓之婆猴伎。"婆猴"即"扶娄"之音变。参阅晋王嘉《拾遗记·周》。

黄婆的相关查询

黄婆的意思解释、黄婆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