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dài lì  ]
  • ㄉㄞˋ ㄌ一ˋ
  • GKP DDGQ

带砺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见“带厉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见“带厉”。

国语辞典

⒈  语本比喻河山。

《史记·卷一八·高祖功臣侯者年表》:「使河如带,泰山若厉。」
清·曹贞吉〈满庭芳·太华垂旒〉词:「自古王公设险,终难恃带砺之形。」

带砺(dai li)同音词

  • 1、戴笠[dài lì ]

    1.戴斗笠。形容清贫。

  • 2、傣历[dǎi lì ]

    中国傣族地区所用的一种阴阳历。创立于638年。该历年长为36525875日,月长为29530583日。平年十二个月(354或355天),闰年十三个月(384天)。采用十九年七闰法。闰月固定在九月,称后九月。所用二十四节气与农历相同。采用干支纪日、纪年和十二生肖法。

  • 3、贷离[dài lí ]

    1.犹差别。贷,通"忒"。

  • 4、代理[dài lǐ ]

    法律上指以他人的名义,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对被代理人直接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。代理的产生,有的是受他人委托,有的是由法律规定,有的是由有关部门指定。如在诉讼中,当事人聘请律师代理进行诉讼活动。有些行为如立遗嘱、婚姻登记等不能成立代理关系。

  • 5、代力[dài lì ]

    1.代为劳作。

  • 6、代立[dài lì ]

    1.亦作"代位"。 2.继立为君。立,通"位"。

  • 7、戴粒[dài lì ]

    1.《太平御览》卷九四七引《符子》:"东海有鳌焉,冠蓬莱而浮游于沧海……群蚁曰:'彼之冠山,何异我之戴粒,逍遥封壤之巅,伏乎窟穴也。'"后因以"戴粒"指蚂蚁。

  • 8、带厉[dài lì ]

    带:衣带。厉:砥石。《史记·高祖功臣侯者年表》谓:黄河如衣带,泰山如砥石,国家就能长久安宁。因以“带厉”比喻受恩宠与国同休:锡之山川誓以带厉。

  • 9、诒离[dài lí ]

    1.见"诒罹"。

  • 10、诒罹[dài lí ]

    1.亦作"诒离"。 2.谓带来忧愁。语本《诗.小雅.斯干》﹕"无非无仪﹐唯酒食是议﹐无父母诒罹。"毛传﹕"罹﹐忧也。"郑玄笺﹕"无遗父母之忧。"

带砺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磨快兵器。比喻作好战备。
  • 2、齿1.刷牙去垢。表示清高。语出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排调》:"所以漱石,欲砺其齿。"
  • 3、1.刻苦磨炼。
  • 4、1.见"砺带河山"。
  • 5、1.磨刀石。粗者为砺,细者为砥。 2.磨炼。
  • 6、〈书〉①磨刀石。 ②粗石。
  • 7、1.励志;锐意。
  • 8、兵秣马砺:磨砺;兵:兵器;秣:喂。磨好兵器,喂饱马匹。指准备战斗。
  • 9、带河山黄河细得像衣带,泰山小得像磨刀石。比喻封爵与国共存,传之无穷。
  • 10、戈秣马磨戈喂马。比喻作好战斗准备。
  • 11、山带河砺:磨刀石;山:泰山;带:衣带;河:黄河。黄河细得象条衣带,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。比喻时间久远,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。
  • 12、世摩钝激励世俗,磨炼愚钝。同“砺世磨钝”。
  • 13、世磨钝激励世俗,磨炼愚钝。
  • 14、岳盟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,传之无穷。同“砺带河山”。
  • 15、銐刀1.除草器。
  • 16、鬴洧1.锅。喻身世卑下。
  • 17、李贺唐代诗人。字长吉,福昌(今河南宜阳)人。唐皇室远支。因避家讳而不得应进士科考试。曾任奉礼郎。诗作多寄情于神仙鬼魅世界,表现怀才不遇之感。有《雁门太守行》、《李凭箜篌引》等名篇。有《昌谷集》。
  • 18、李会1.古代风俗,妇女于立夏日取李汁和酒饮之,称为"李会"。
  • 19、李季诗人。河南fe63源(今唐河)人。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后曾任中国作协副主席、兰州分会主席,《诗刊》与《人民文学》主编。著有长诗《王贵与李香香》、《杨高传》,短篇小说集《马兰集》等。有《李季文集》。
  • 20、礼毕1.乐名。
  • 21、礼辟1.以礼征召。
  • 22、礼宾按一定的礼仪接待宾客(多用在外交场合):~服ㄧ~司。
  • 23、丽崎1.绮丽峻伟。
  • 24、丽气1.壮丽的气象。 2.秀丽的气韵。

带砺的相关查询

带砺的意思解释、带砺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