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dāo qiè  ]
  • ㄊㄠ ㄑ一ㄝˋ
  • KVT PWAV

叨窃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谓不当得而得。

⒉  自谦无才而据有其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不当得而得。

《魏书·萧衍传》:“小人叨窃,遂忝名位。”
《北史·恩幸传·齐诸宦者》:“仓头始自家人,情寄深密,及於 后主,则是先朝旧人,以勤旧之劳,致此叨窃。”
《资治通鉴·陈文帝天嘉元年》:“又自 天保 八年已来,爵赏多滥, 杨愔 欲加澄汰,乃先自表解开府及 开封王,诸叨窃恩荣者皆从黜免。”

⒉  自谦无才而据有其位。

前蜀 杜光庭 《孙途司马本命醮词》:“臣自惟幽陋,仰荷裁成,获备冠裳,每忧叨窃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自谦不该得而得。

《晋书·卷七三·庾亮传》:「臣凡鄙小人,才不经世,阶缘戚属,累忝非服,叨窃弥重,谤议弥兴。」
三国蜀·诸葛亮〈街亭之败戮马谡上疏〉:「臣以弱才,叨窃非据。」

叨窃(dao qie)同音词

  • 1、盗窃[dào qiè ]

    偷:盗窃国家文物。

  • 2、祷切[dǎo qiē ]

    1.书信客套用语。表示祈求急切。

  • 3、倒茄[dǎo qié ]

    1.倒植荷梗。

  • 4、倒箧[dǎo qiè ]

    1.倒出箱子中所有的东西,谓倾其所有。

叨窃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虫名。
  • 2、1.喻无其能而预其事。
  • 3、1.见"窃盗"。
  • 4、1.谓窃位。古代以鼎为立国重器﹐因喻王位﹑帝业。
  • 5、1. 窃取抢夺。如:窃夺国家大权。
  • 6、1.暗中发动。 2.不知不觉地产生。
  • 7、1.犹侵犯。
  • 8、1.亦作"窃斧"。 2.《列子.说符》:"人有亡鈇者﹐意其邻之子。视其行步﹐窃鈇也;颜色﹐窃鈇也;言语﹐窃鈇也;动作态度﹐无为而不窃鈇也。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。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﹐动作态度﹐无似窃鈇者。"后以为目随心乱的典故。 3.谓王者大权被人所窃。
  • 9、1.私下潜处。指隐居。
  • 10、1.见"窃鈇"。
  • 11、1.偷腰带钩。谓小偷小摸。
  • 12、1.暗中构陷。
  • 13、1.篡夺国家政权。
  • 14、1.僭用帝王尊号。
  • 15、1.见"窃笑"。
  • 16、1.亦作"窃咲"。 2.暗笑;私下好笑。
  • 17、1.私下谈论。
  • 18、1.传说后羿得不死之药于西王母﹐其妻姮娥盗食之﹐成仙奔月。见《淮南子.览冥训》。后以"窃药"喻求仙。 2.为死亡的婉词。
  • 19、1.私下议论;私自评论。
  • 20、1.窃取声名。
  • 21、1.偷东西的人﹐小偷。
  • 22、1.窃取政权。
  • 23、1.鸟名。即桑鳸。 2.传说中的一种鸟名。
  • 24、1.见"窃訾"。

叨窃的相关查询

叨窃的意思解释、叨窃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