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侈词”。
⒉ 浮夸的言词。
⒈ 亦作“侈词”。浮夸的言词。
引《明史·太祖纪二》:“又以捷奏多侈辞,谓宰相曰:‘……奈何为此浮薄之言,亟改之。’”清 姚鼐 《<西魏书>序》:“然 拓跋 自 崔浩 被诛,史笔回罔,故纪 道武 以往事,多侈词。”
1.手持兵刃刺杀。 2.执持名帖。
1.见"摛辞"。
1.亦作"摛词"。 2.铺陈文辞。
1.指孔子学生公西赤(子华)和端木赐(子贡)。两人均善于辞令,故并称。
1.皇帝的赏赐。
1.不受拘束地﹑尽情地用文辞来表述某种观点或表达某种感情。
1.迟留;停留。
1.见"侈辞"。
1.叙长幼次序。
1.驱逐邪恶。
侈辞的意思解释、侈辞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