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xìnɡ dé  ]
  • ㄒ一ㄥˋ ˙ㄉㄜ
  • FUF TJ

幸得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幸而;幸亏。

⒉  有幸能够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幸而;幸亏。

《史记·卫将军骠骑列传》:“臣幸得待罪行间,赖陛下神灵,军大捷,皆诸校尉力战之功也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五回:“他原来结交我是要借我骗 胡三公子,幸得 胡 家时运高,不得上算。”
沙汀 《一个秋天的晚上》:“‘哎呀,今晚上幸得遇到你们!’她深感庆幸地说。”

⒉  有幸能够。

宋 欧阳修 《<梅圣俞诗集>序》:“若使其幸得用於朝廷,作为雅颂,以歌咏大 宋 之功德,荐之清庙,而追《商》《周》《鲁颂》之作者,岂不伟歟!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幸而能够。

《文选·王襃·洞箫赋》:「幸得谥为洞箫兮,蒙圣主之渥恩。」
《文选·吴质·答魏太子牋》:「臣幸得下愚之才,值风云之会。」

⒉  多亏、幸亏。

《儒林外史·第一五回》:「他原来结交我是要借我骗胡三公子!幸得胡家时运高,不得上算。」

幸得(xing de)同音词

  • 1、刑德[xínɡ dé ]

    1.刑罚与教化;刑罚与恩赏。 2.古人以刑为阴克,以德为阳生,附会五行生克之说。

  • 2、腥德[xīnɡ dé ]

    1.丑恶的品行。

  • 3、兴德[xìnɡ dé ]

    1.振兴道德。 2.发扬圣德。

  • 4、行德[xínɡ dé ]

    1.实行德政。

幸得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契合心意。 2.计策得当。 3.谓计谋得以实现。
  • 2、1.得以保全。 2.获得救济。 3.指得到子女奉养。 4.得以渡水。 5.有益;得利。 6.得以成功。
  • 3、1.亦作"得闲"。 2.有隙可乘;得到机会。
  • 4、1.兼得,同时获得。
  • 5、1.获释。 2.犹言解悟,领会。 3.德行和才能。得,通"德"。
  • 6、1.顺当。 2.中意;舒坦。
  • 7、1. 得到救援;被救。如:被洪水围困的难民得救了。如:经过整修,这座唐代庙宇得救了。
  • 8、1.谓诗人觅得佳句。
  • 9、1.见"得儁"。
  • 10、1.谓得到君主的信任重用。
  • 11、1.俘获敌方的猛将勇士。谓得胜。 2.谓及第。 3.谓喜获大鱼。 4.谓含意隽永。
  • 12、1.可以依靠。
  • 13、1.有空,有闲暇。
  • 14、1.幸亏。
  • 15、1.觅得,求得。
  • 16、1.得以申理。 2.谓有理;占理。
  • 17、①能干;有干才:得力部下|得力干将。 ②坚强有力:措施得力|指挥得力|得力帮助。 ③受益;得其助力:得力于丰富的知识。
  • 18、1.得宠;露脸。
  • 19、1.得以明白。 2.了结。 3.犹言了得。用在惊讶﹑反诘或责备等语气的句子末尾,表示情况严重,没法收拾。
  • 20、1.犹言遵命。 2.谓得势。
  • 21、鹿1.《列子.周穆王》:"郑人有薪于野者,遇骇鹿,御而击之,毙之。恐人之见之也,遽而藏诸隍中,覆之以蕉,不胜其喜。俄而遗其所藏之处,遂以为梦焉。顺涂而咏其事。傍人有闻者,用其言而取之。既归,告其室人曰:'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;吾今得之,彼直真梦矣。'室人曰:'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邪?讵有薪者邪?今真得鹿,是若之梦真邪?'"后遂以"得鹿"指虚幻的人世富贵。 2.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"秦失其鹿,天下共逐之,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。"《文选.班彪<王命论>》"至比天下于逐鹿"李善注引《六韬》:"取天下若逐野鹿
  • 22、1.指仕途得志。 2.当道,当权。
  • 23、1.谓鹰隼受到擒猎技能的训练。
  • 24、1.见"得按"。

幸得的相关查询

幸得的意思解释、幸得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