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dìnɡ lǐ  ]
  • ㄉ一ㄥˋ ㄌ一ˇ
  • PGH PYNN

定礼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旧俗定婚时男家送给女家的彩礼。

bride-price; betrothal gift;

引证解释

⒈  旧时订婚时男家送给女家的礼物或金钱。

宋 吴自牧 《梦粱录·嫁娶》:“既已插釵,则伐柯人通好议定礼,往女家报定。”
《清平山堂话本·合同文字记》:“李社长 对 刘添祥 説:‘我有个女儿, 刘二哥 求做媳妇,就今日説开。’ 刘大 言:‘既如此,选个吉日良辰下些定礼。’”
《醒世恒言·闹樊楼多情周胜仙》:“两下説成了,下了定礼,都无别事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二回:“我家姑娘头回定亲的时节,受了他家二十弔钱定礼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订定礼制。

北周·庾信〈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〉:「春官定礼,夏官治兵。」

⒉  订婚时所纳的彩礼。

《水浒传·第五回》:「撇下二十两金子,一匹红锦为定礼。」
《红楼梦·第六六回》:「大丈夫岂有失信之理,小弟素系寒食,况且客中,何能有定礼?」

定礼(ding li)同音词

  • 1、鼎力[dǐnɡ lì ]

    〈书〉敬辞,大力(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):多蒙~协助,无任感谢!

  • 2、鼎立[dǐnɡ lì ]

    三方面的势力对立(像鼎的三条腿):赤壁之战决定了魏、蜀、吴三国~的局面。

  • 3、丁力[dīnɡ lì ]

    1.成年的劳力。

  • 4、丁历[dīnɡ lì ]

    1.葶苈的别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草五.葶苈》。

  • 5、丁栎[dīnɡ lì ]

    1.良种牛。

  • 6、定理[dìnɡ lǐ ]

    已经证明具有正确性、可以作为原则或规律的命题或公式,如几何定理。

  • 7、定力[dìnɡ lì ]

    1.佛教语。五力之一。伏除烦恼妄想的禅定之力。见《杂阿含经》卷二六。 2.借指处变和把握自己的意志力。

  • 8、定立[dìnɡ lì ]

    1.决断。 2.订立。

  • 9、定例[dìnɡ lì ]

    沿袭下来经常实行的规矩:每到星期六我们厂总要放场电影,这差不多成了~了。

  • 10、顶礼[dǐnɡ lǐ ]

    跪下,两手伏在地上,用头顶着所尊敬的人的脚。是佛教徒最高的敬礼:~膜拜(比喻对人特别崇敬,现多用于贬义)。

定礼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乐名。
  • 2、1.以礼征召。
  • 3、按一定的礼仪接待宾客(多用在外交场合):~服ㄧ~司。
  • 4、1.谓以礼陈说。
  • 5、仪式结束。
  • 6、1.汉长安十二门之一。
  • 7、1.犹尊荣。
  • 8、1.犹礼法﹑礼制。礼节法则。
  • 9、1.礼仪规章。 2.礼乐文章。
  • 10、1.谓礼仪之正道。
  • 11、1.指有关礼仪之职务。
  • 12、1.古乐章名。
  • 13、1.言礼之书。 2.指史书中记载有关礼仪制度的篇章。如:《晋书.礼志》;《宋书.礼志》。
  • 14、1.礼仪制度;国家规定的礼法。
  • 15、1.儒家所提倡的一种统治方式。礼,指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一整套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,包括政治制度﹑社会﹑家庭伦理道德规范﹑仪式等。儒家自孔子起即提倡礼治,要求统治阶级和人民都要各安名位,遵守礼制,以便于巩固统治阶级内部秩序和更有效地统治人民。
  • 16、1.指礼仪等第和爵禄品级。
  • 17、1.见面时进献的礼物。
  • 18、1.谓切合仪节;礼节得体。
  • 19、1.礼敬尊重。
  • 20、1.礼衣;礼服。
  • 21、1.指妇女守礼而可为人师法者。据《后汉书.列女传.皇甫规妻》载:规妻善文能书。规卒时,妻犹年盛而色美。董卓为相,以重礼聘娶,规妻乃轻服诣卓门,辞请。卓威逼之曰:"孤之威教,欲令四海风靡,何有不行于一妇人乎!"规妻知不免,乃立骂卓。遂被鞭扑而死,后人图画,号曰"礼宗"。
  • 22、1.谓服丧完毕。
  • 23、1.以合于礼仪的举动表示尊崇。
  • 24、1.天子所赐之酒。

定礼的相关查询

定礼的意思解释、定礼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