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kān dēnɡ  ]
  • ㄎㄢ ㄉㄥ
  • WGKY OSH

龛灯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龛镫”。

⒉  佛龛、神龛前的长明灯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龕鐙”。佛龕、神龛前的长明灯。

唐 温庭筠 《宿秦生山斋》诗:“龕灯落叶寺,山雪隔林鐘。”
宋 参寥子 《夏秋偶兴》诗:“龕鐙闷古殿,梵唄无餘音。”
清 龚自珍 《贺新凉·侨寓吴下沧浪亭与王子梅诸君谈艺》词:“傍龕灯来称教主,琉璃焰起。”
傅尃 《感怀》诗之四:“龕灯回向期皈佛,蠹简飘零且著书。”

龛灯(kan deng)同音词

  • 1、刊登[kān dēnɡ ]

    刊载:~广告 ㄧ~消息。

  • 2、龛镫[kān dènɡ ]

    1.见"龛灯"。

龛灯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即灯心。
  • 2、1.灯具的底座。
  • 3、1.灯花爆开。旧俗以为喜兆。
  • 4、1.雕成婢女形象的灯座。
  • 5、1.有发光设备的航标。
  • 6、中国民间工艺品之一。各地形制不一。一般由民间艺人用当地出产的竹、木、藤、麦秸、金属做灯的骨架,再蒙以有彩绘或刺绣的丝织品(有时用纸)制成,内点蜡烛,今多用灯泡。灯彩的外型有人物、动物、植物等。
  • 7、1.剥去外皮的灯心草的茎。白色多孔,质轻。可供点灯,亦可入药。
  • 8、固定在某个位置,作为航标使用的船只。船体颜色鲜明,装有灯架和发光设备,有的还装有音响设备。一般用于宽广的河口或重要的航道中,用以标出暗礁或浅滩所在,有时也作指示航线用。
  • 9、1.窗前灯下。指苦学之所。
  • 10、1.贴在彩灯上供人品评娱乐的诗词等。 2.用于元宵节的弹词故事等。
  • 11、1.一种迷信幻术。燃点香烛,使其烟氛现出楼台殿阁等幻象。古代用以祛病。
  • 12、1.吊灯,挂灯。
  • 13、1.灯的亮光。 2.指佛法的光辉。 3.指舞台上或摄影棚内的照明。
  • 14、1.即灯谜。 2.比喻暂时被隐瞒着的事物。
  • 15、灯心余烬结成花状物,习以为吉兆:女儿喜,灯花并头结双蕊。
  • 16、1.元宵节举行的群众观灯集会。会上悬挂许多各式各样的彩灯,灯火辉煌。有的灯会还有高跷﹑狮子﹑旱船﹑杂技表演等娱乐活动。
  • 17、亮着的灯烛等照明物。也泛指亮着的灯:灯火熄灭了|万家灯火。
  • 18、1.以灯彩为道具的舞蹈。
  • 19、元宵节,民间习俗张灯游乐,故称灯节。
  • 20、1.灯心燃烧后剩下的炭灰。
  • 21、1.泛指各种照明器具。
  • 22、1.灯烛等照明物。亦比喻给人指明前途的人。
  • 23、1.神龛;佛龛。龛中有长明灯,故称。
  • 24、1.一种笼状灯具。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,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,内燃灯烛。供照明﹑装饰或玩赏。

龛灯的相关查询

龛灯的意思解释、龛灯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