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jiù zhú  ]
  • ㄐ一ㄡˋ ㄓㄨˊ
  • SEG OJ

桕烛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用桕脂做成的蜡烛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用桕脂做成的蜡烛。

宋 慕容百才 《大剑山》诗:“阶走枫林叶,窗催桕烛花。”
《元诗纪事·方回》引 元 方回 逸句:“糟薑三盏酒,桕烛一甌茶。”

桕烛(jiu zhu)同音词

  • 1、久竹[jiǔ zhú ]

    1.草名。

  • 2、久驻[jiǔ zhù ]

    1.久留。

  • 3、救助[jiù zhù ]

    拯救和援助。

  • 4、鸠竹[jiū zhú ]

    1.鸠车与竹马。小儿玩具。

  • 5、九铢[jiǔ zhū ]

    1.新莽时的钱币名。又称"壮钱"。直径一寸,重九铢,值四十文。见《汉书.食货志下》。

  • 6、九主[jiǔ zhǔ ]

    1.指三皇五帝及夏禹。《史记.殷本纪》:"伊尹处士,汤使人聘之,五反然后肯往从汤,言素王及九主之事。"司马贞索隐:"九主者,三皇五帝及夏禹也。"一说指历代九种类型的人主。裴骃集解引汉刘向《别录》:"九主者,有法君﹑专君﹑授君﹑劳君﹑等君﹑寄君﹑破君﹑国君﹑三岁社君,凡九品,图画其形。"

  • 7、灸炷[jiǔ zhù ]

    1.灸疗用的艾绒,作柱状,故称。

桕烛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明察事物。
  • 2、1.烛将尽。亦指烛的馀烬。
  • 3、1.亦作"烛芯"。 2.蜡烛中心用以点火的灯草﹑纱线等。
  • 4、1.见"烛心"。
  • 5、1.星名。
  • 6、1.谓灯烛的光焰。
  • 7、1.见"烛耀"。
  • 8、耀1.亦作"烛耀"。亦作"烛曜"。 2.照耀。 3.显耀,显扬。
  • 9、1.照亮黑夜。 2.鸡的别名。 3.神话中的花名。参见"烛夜花"。
  • 10、1.传说中的神名。即烛龙。
  • 11、1.精光闪耀的银子。
  • 12、1.肛门。
  • 13、1.灯烛的光亮。 2.灯烛之光映出的人﹑物的影子。
  • 14、1.照亮昏暗。 2.明察事物隐微之处。
  • 15、1.俗称蜡烛燃点时,受热而溶化成的液态的蜡。
  • 16、1.光照远方。 2.比喻泽及远方。
  • 17、1.见"烛照"。
  • 18、1.帝王仪仗队中的灯具,亦指执掌灯具的人。
  • 19、1.明察洞悉。
  • 20、1.竹名。可代烛用,故名。又名丞相竹。
  • 21、1.形容月光明亮。
  • 22、1.《礼记.曲礼上》:"烛不见跋。"孔颖达疏:"《小尔雅》云:'跋,本也。'本,把处也。"烛跋,指竖立火炬或蜡烛的底坐。 2.谓烛将燃尽。
  • 23、1.《史记.田敬仲完世家》:"若寡人小国也,尚有径寸之珠,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,柰何以万乘之国无寶乎?"后因以"烛车"比喻珍贵之物。
  • 24、1.烛车。

桕烛的相关查询

桕烛的意思解释、桕烛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