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指先种后熟的谷类和后种先熟的谷类。
引《周礼·天官·内宰》:“上春,詔王后帅六宫之人,而生穜稑之种,而献之于王。”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:“先种后孰谓之穜,后种先孰谓之稑。”晋 潘岳 《藉田赋》:“后妃献穜稑之种,司农撰播殖之器。”唐 陆龟蒙 《村夜》诗之一:“专专望穜稑,搰搰条桑柘。”《明史·礼志三》:“顺天府 官以耒耜及穜稑种进呈。”清 龚自珍 《海门先啬陈君祠堂碑文》:“怀穜稑,储瓶缶。”
1.犹踵道。
1.墓旁守丧者住的小草房。
1.行路;赶路。
1.指赠人或行贿所用的丰厚财物。 2.以丰厚的财物赠人或行贿。
1.厚俸,高薪。 2.古代借指重臣﹑大臣。
1.重要的行政区域。路,宋﹑金﹑元地方行政区划名。
1.严酷的杀戮。
1.半路。 2.路的当中。 3.当中的一路。常指军队部署。 4.质量中等;普通。
穜稑的意思解释、穜稑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