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shén wǔ  ]
  • ㄕˊ ㄨˇ
  • WF WGG

什伍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古代军队编制,五人为伍,十人为什,称什伍。亦泛指军队的基层建制。

⒉  古代户籍编制,五家为伍,十户为什,相联相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军队编制,五人为伍,十人为什,称什伍。亦泛指军队的基层建制。

《礼记·祭义》:“军旅什伍,同爵则尚齿,而弟达乎军旅矣。”
郑玄 注:“什伍,士卒部曲也。”
孔颖达 疏:“五人为伍,二伍为什。”
唐 柳宗元 《贞符》:“然后强有力者出而治之,往往为曹於险阻,用号令起,而君臣什伍之法立。”
宋 朱弁 《曲洧旧闻》卷九:“艺祖 平定天下,悉招聚四方无赖不逞之人,刺以为兵,连营以居之,什伍相制,束以军法。”

⒉  古代户籍编制,五家为伍,十户为什,相联相保。

《管子·立政》:“十家为什,五家为伍,什伍皆有长焉。”
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令民为什伍,而相牧司连坐。”
司马贞 索隐引 刘氏 云:“五家为保,十保相连。”
张守节 正义:“或为十保,或为五保。”
《后汉书·左雄传》:“县设令长,郡置守尉,什伍相司,封豕其民。”
《续资治通鉴·宋宁宗嘉定五年》:“为之具田器,贷种粮,相其险易,聚为室庐,联以什伍,教以击刺,或乡为一团,里为一社。”

什伍(shen wu)同音词

  • 1、审物[shěn wù ]

    1.详察物情。

  • 2、深芜[shēn wú ]

    1.芜杂。

  • 3、神巫[shén wū ]

    1.巫师。

  • 4、神屋[shén wū ]

    1.祭神的处所。 2.龟甲的别称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介一.龟甲》。

  • 5、神武[shén wǔ ]

    1.原谓以吉凶祸福威服天下而不用刑杀。《易.系辞上》:"古之聪明睿知,神武而不杀者夫。"孔颖达疏:"夫《易》道深远,以吉凶祸福威服万物,故古之聪明睿知神武之君,谓伏牺等用此《易》道能威服天下,而不用刑杀而畏服之也。"后沿用为英明威武之意,多用以称颂帝王将相。 2.唐时北衙军所属禁军名。 3.即神武门。南朝建康皇宫西首门名。

  • 6、神物[shén wù ]

    1.神灵﹑怪异之物。 2.指神仙。

  • 7、沈洿[shěn wū ]

    1.沉浸污染。

  • 8、沈诬[shěn wū ]

    1.亦作"沉诬"。 2.犹沉冤。

  • 9、神悟[shén wù ]

    1.犹颖悟。谓理解力高超出奇。神,喻机灵颖异,不寻常。

  • 10、神晤[shén wù ]

    1.神悟。

什伍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见"伍伯"。
  • 2、1.伍长。
  • 3、1.伍长。
  • 4、1.错杂。
  • 5、1.古代军制以五人为伍,户籍以五家为伍,每伍有一人为长,称为"伍长"。参见《周礼.夏官.序官》﹑《管子.立政》。
  • 6、1.见"伍胥潮"。
  • 7、1.指同乘共伍的士卒。乘,战车。
  • 8、1.方言。等等;之类;什么的。
  • 9、1.古代军中各伍互保的符信。 2.泛指军队中的簿册。 3.指军队。
  • 10、1.谓编民为伍,相为侯望。
  • 11、1.平民的户籍。 2.指军籍。
  • 12、1.伍长。
  • 13、1.列队。
  • 14、1.方言。犹言窝囊。
  • 15、1.谓蒙混;敷衍。
  • 16、1.古代军队或户籍编在同伍的人。
  • 17、1.古代军队以五人为伍,二伍为什。后用以指部队。
  • 18、1.指伍子胥。
  • 19、1.传说中的古代方术士。 2.指伍子胥。
  • 20、1.方言。谓动作缓慢迟钝。
  • 21、1.指乡武装丁壮。
  • 22、廷芳外交官。广东新会人。留学英国。曾任驻美国、秘鲁公使和修订法律大臣。辛亥革命时,被推为革命军代表参加南北议和。民国成立后,历任司法总长、外交总长、代国务总理。1917年参加护法军政府,任外交部长。1922年任广东省省长,不久病逝。
  • 23、胥潮1.语出《吴越春秋.夫差内传》:"吴王乃取子胥(伍子胥)尸,盛以鸱夷之器,投之于江中……子胥因随流扬波,依潮来往,荡激崩岸。"后因以"伍胥潮"谓怒潮。
  • 24、胥涛1.即伍胥潮。

什伍的相关查询

什伍的意思解释、什伍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