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èr ɡōnɡ  ]
  • ㄦˋ ㄍㄨㄥ
  • FGG PK

二宫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两座宫室。常用以代指住在其中的人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两座宫室。常用以代指住在其中的人。(1)指二帝。

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:“亡姑之姊,伉儷二宫。”
刘孝标 注引《中兴书》:“王濛 女讳 穆之,为 哀帝 皇后; 王藴 女讳 法慧,为 孝武 皇后。”
唐 杜甫 《八哀诗·故司徒李公光弼》:“二宫泣西郊,九庙起頽压。”
仇兆鳌 注:“二宫泣, 玄、肃 还京。”
(2)指帝与太子。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风操》:“江 左朝臣子孙初释服,朝见二宫,皆当涕泣,二宫为之改容。”
《文选·沉约〈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〉》:“二宫軫痛,遐邇同哀。”
吕向 注:“二宫,天子、太子也。”
《南齐书·何敬容传》:“敬容 接对宾朋,言词若訥,酬答二宫,则音韵调畅。”
(3)指太后与皇太后。 宋 苏轼 《谏买浙灯状》:“﹝陛下﹞岂以灯为悦者哉,此不过以奉二宫之欢,而极天下之养耳。”

二宫(er gong)同音词

  • 1、二公[èr ɡōnɡ ]

    1.指府和县的副职。

  • 2、二功[èr ɡōnɡ ]

    1.大功﹑小功两种丧服的合称。

  • 3、二龚[èr ɡōnɡ ]

    1.指西汉龚胜与龚舍。二人相友,并著名节。

  • 4、贰公[èr ɡōnɡ ]

    1.辅佐三公。借指朝廷大臣的副职。

  • 5、贰功[èr ɡōnɡ ]

    1.谓赏誉不当其功。贰,不一,不齐等。

  • 6、贰宫[èr ɡōnɡ ]

    1.离宫;副宫。 2.指君主接待贤人之所。

  • 7、而公[ér ɡōnɡ ]

    1.犹言你老子。倨傲的自称语。

二宫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帝王宫苑中的池沼。
  • 2、1.一种平纹的绸子。
  • 3、1.帝王宫中的厨房。借指宫人所用之膳食。
  • 4、1.供帝王享用的物资储备。 2.皇太子。
  • 5、古代以帝王宫廷日常生活琐事为题材的诗,常表现宫女抑郁愁怨的情怀。一般为七言绝句。唐代诗人王建作有《宫词》百首,开创以“宫词”作诗题。唐、五代常有这类作品,历代创作《宫词》的诗人也很多。
  • 6、1.官名。宫观使。
  • 7、八角或六角形的灯,每面糊绢或镶玻璃,并画有彩色图画,下面悬挂流苏。原为宫廷使用,因此得名。
  • 8、1.指宫中。
  • 9、1.宫漏的水滴。借以表示时间。
  • 10、1.宫中用的花形金质首饰。借指宫女。
  • 11、殿泛指帝王居住的高大华丽的房屋。
  • 12、1.制作精美的竹席。
  • 13、1.戴在耳朵上保暖的用品。也称暖耳,耳衣。因宫中用者为貂皮所制,故称"宫貂"。
  • 14、中国古乐曲的调式。唐代规定二十八调,即琵琶的四根弦上每根七调。最低的一根弦(宫弦)上的调式叫宫,其余的叫调。后来宫调的数目逐渐减少。元代杂剧,一般只用五个宫(正宫,中吕宫,南吕宫,仙吕宫,黄钟宫)和四个别的弦上的调(大石调,双调,商调,越调)。这是后世所谓九宫。
  • 15、1.保卫王宫的兵士。
  • 16、1.即天枢星。北斗七星中的第一星。
  • 17、1.太子詹事的别称。
  • 18、宫女。
  • 19、1.古代宫中妇女以黄色涂额作为妆饰,因称妇女的前额为宫额。
  • 20、1.犹皇恩。
  • 21、1.即宫刑。
  • 22、1.帝王宫中的法规。
  • 23、1.指太子的官署。古代称太子的住所为青宫或东宫,太子的官属为春坊。 2.指太子。 3.指宫廷作坊,专门生产供应宫廷使用的各种物品,其中也有专管织造的作坊。
  • 24、1.宫廷房舍。 2.借指后妃。

二宫的相关查询

二宫的意思解释、二宫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