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shěnɡ qiān  ]
  • ㄕㄥˇ ㄑ一ㄢ
  • ITH TIGN

省愆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反省过失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省諐”。反省过失。

《太平广记》卷十九引《神仙拾遗·马周》:“有宣言责之者,以其受命不恭,堕废所委,使还其旧署,自责省愆。”
宋 岳珂 《桯史·周益公降官》:“省諐田里,视桑荫之几何;托命乾坤,比櫟材而知免。”
《明史·太祖纪二》:“六月丙寅,雷震 奉天门,避正殿省愆。”

省愆(sheng qian)同音词

  • 1、省諐[shěnɡ qiān ]

    1.见"省愆"。

  • 2、省钱[shěnɡ qián ]

    1.不足一百当一百用的钱币。

  • 3、绳愆[shénɡ qiān ]

    1.纠正过失。

  • 4、升迁[shēnɡ qiān ]

    1.旧时称官职的提升与调动。 2.指地位﹑身分的提高。

  • 5、生前[shēnɡ qián ]

    1.指死者还活着的时候。

  • 6、眚愆[shěnɡ qiān ]

    1.减罪。眚,通"省"。

  • 7、牲牵[shēnɡ qiān ]

    1.指牛﹑羊﹑豕。因可牵行,故称。语本《左传.僖公三十三年》:"唯是脯资饩牵竭矣。"杜预注:"牵谓牛羊豕。"孔颖达疏:"牛﹑羊﹑豕可牵行,故云牵谓牛羊豕。"

  • 8、圣钱[shènɡ qián ]

    1.见"圣宝"。

省愆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指朝廷在政治上的过失与流弊。
  • 2、1.误了预定的旅程。
  • 3、1.差错,失调。
  • 4、1.犹懈怠。
  • 5、1.犹失误。
  • 6、1.谓因失误而导致匮竭。
  • 7、1.因过失而触犯刑律。
  • 8、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冬无愆阳,夏无伏阴。”(愆阳:冬天阳温。伏阴:夏天阴凉)后因以“愆伏”指气候失常,冷暖不调:土气有早晚,天时有愆伏。
  • 9、1.过失。
  • 10、1.罪恶,罪过。
  • 11、1.失和。
  • 12、1.失时。
  • 13、1.犹悔过。
  • 14、1.罪过。
  • 15、1.久旱。
  • 16、1.谓疫疠等流行性疾病。
  • 17、1.愆戾,罪行。
  • 18、1.罪戾,罪过。
  • 19、1.苛繁的法令。
  • 20、1.久不见面,久违。
  • 21、1.错误,过失。语本《书.冏命》:"绳愆纠谬,格其非心,俾克绍先烈。"
  • 22、1.犯罪的条款。
  • 23、1.误期,失期。
  • 24、1.久雨未晴。

省愆的相关查询

省愆的意思解释、省愆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