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tà tí  ]
  • ㄊㄚˋ ㄊ一ˊ
  • KHI KHYH

踏蹄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蹋蹄”。亦作“蹋踶”。

⒉  歌舞时以足踏地为节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蹋蹄”。亦作“蹋踶”。歌舞时以足踏地为节。

《南史·王神念传》:“胡太后 追思( 杨华 )不已,为作《杨白花歌辞》,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蹄歌之,声甚悽断。”
《乐府诗集·清商曲辞六·江陵乐一》:“不復蹋踶人,踶地地欲穿。盆隘欢绳断,蹋坏絳罗裙。”
《太平广记》卷三七一引 唐 牛肃 《纪闻·窦不疑》:“有诸男女,或歌或舞,饮酒作乐,或结伴踏蹄。有童子百餘人,围 不疑 马,踏蹄且歌,马不得行。”

踏蹄(ta ti)同音词

  • 1、踏踢[tà tī ]

    1.犹踩踏。

踏蹄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亦作"蹏迒"。亦作"蹏?"。 2.蹄爪的痕迹。
  • 2、1.亦作"蹏角"。 2.牛的蹄与角,古时用以计牛头数。蹄角六,即一头牛。 3.指代牲口。
  • 3、1.亦作"蹏噭"。 2.见"蹄躈"。
  • 4、1.牛﹑羊﹑猪四肢中的筋的干制品。食用时再经胀发,可烹制菜肴。民间以为补品,有健腰膝,长足力的功效。
  • 5、1.古代传说中的国名。
  • 6、1.亦作"蹏噭"。 2.古时用以计算牲畜的头数。蹄窍五,即算一头牲畜。噭,口;躈,肛门。
  • 7、1.语本《庄子.外物》:"筌者所以在鱼,得鱼而忘筌;蹄者所以在兔,得兔而忘蹄;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。"蹄,兔罝;筌,鱼笱。谓语言蹄筌都是有形的迹象,道理与猎物才是目的。后常以"蹄筌"指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,或反映事物的迹象。 2.指水产和野味。
  • 8、1. 蹄子踏到地面或其他硬东西上碰击的声音。
  • 9、1.相传秦始皇东巡到诸暨,马蹄践踏此石,故名。
  • 10、1.亦作"蹄书"。 2.诏令;诏书。因用赫蹄纸书写,故称。
  • 11、1.象声词。走路声。
  • 12、1.指牲畜的腿部。
  • 13、1.蹄迹所陷的洼坑。
  • 14、1.泛指禽兽。
  • 15、1.蹄趾与脚爪。蚤,通"爪"。
  • 16、1.指牲口的脚。亦泛指蹄迹。
  • 17、1.亦作"蹏子"。 2.牛马等的脚。 3.猪肘;蹄膀。 4.旧时对妇女的贬称。
  • 18、1.亦作"蹏足"。 2.兽类动物等的脚。
  • 19、1.腿脚。
  • 20、1.牲口踢蹬。
  • 21、1.牲口踢蹬。
  • 22、1.借指车马。
  • 23、1.亦作"蹄囓"。 2.马用蹄踢和用嘴咬。 3.引申指劣马。 4.比喻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倾轧。
  • 24、1.见"蹄啮"。

踏蹄的相关查询

踏蹄的意思解释、踏蹄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