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fú qiān  ]
  • ㄈㄨˊ ㄑ一ㄢ
  • WDY TIGN

伏愆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认罪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认罪。

汉 刘向 《列女传·珠崖二义》:“珠崖夫人,甚有母恩,假继相让;维女亦贤,纳珠於关,各自伏愆。二义如此,为世所传。”

伏愆(fu qian)同音词

  • 1、肤浅[fū qiǎn ]

    (学识)浅;(理解)不深:~的认识 ㄧ我对戏曲的了解很~。

  • 2、敷浅[fū qiǎn ]

    1.肤浅。敷,通"肤"。

  • 3、蚨钱[fú qián ]

    1.指钱币。 2.指新生的荷叶。

  • 4、富谦[fù qiān ]

    1.降福于谦虚的人。语本《易.谦》:"鬼神害盈而福谦。"福,陆德明释文谓京本作"富"。

  • 5、福谦[fú qiān ]

    1.使谦虚者得福。

  • 6、赙钱[fù qián ]

    1.为助办丧事而赠送给丧主的钱财。

  • 7、府钱[fǔ qián ]

    1.府库的钱财。

  • 8、浮签[fú qiān ]

    (~儿)一端粘在试卷、书册、文稿上,便于揭去的纸签。

  • 9、浮浅[fú qiǎn ]

    浅薄;肤浅:内容~ㄧ他对社会的认识很~。

  • 10、腐迁[fǔ qiān ]

    1.汉司马迁曾受腐刑﹐后人因称其为腐迁。

伏愆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指朝廷在政治上的过失与流弊。
  • 2、1.误了预定的旅程。
  • 3、1.差错,失调。
  • 4、1.犹懈怠。
  • 5、1.犹失误。
  • 6、1.谓因失误而导致匮竭。
  • 7、1.因过失而触犯刑律。
  • 8、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冬无愆阳,夏无伏阴。”(愆阳:冬天阳温。伏阴:夏天阴凉)后因以“愆伏”指气候失常,冷暖不调:土气有早晚,天时有愆伏。
  • 9、1.过失。
  • 10、1.罪恶,罪过。
  • 11、1.失和。
  • 12、1.失时。
  • 13、1.犹悔过。
  • 14、1.罪过。
  • 15、1.久旱。
  • 16、1.谓疫疠等流行性疾病。
  • 17、1.愆戾,罪行。
  • 18、1.罪戾,罪过。
  • 19、1.苛繁的法令。
  • 20、1.久不见面,久违。
  • 21、1.错误,过失。语本《书.冏命》:"绳愆纠谬,格其非心,俾克绍先烈。"
  • 22、1.犯罪的条款。
  • 23、1.误期,失期。
  • 24、1.久雨未晴。

伏愆的相关查询

伏愆的意思解释、伏愆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