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mǎ yuán jù ān  ]
  • ㄇㄚˇ ㄩㄢˊ ㄐㄨˋ ㄢ
  • CG REG RND AFP

马援据鞍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据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载,建武二十四年,援年六十二,请求率兵出征武陵五溪蛮夷,光武帝念其老,未允。“援自请曰:'臣尚能披甲上马。'帝令试之。援据鞍顾眄,以示可用。帝笑曰:'矍铄哉,是翁也!'”遂遣援。后因以“马援据鞍”为老当益壮,思建功业之典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据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载, 建武 二十四年, 援 年六十二,请求率兵出征 武陵 五溪蛮夷,光武帝 念其老,未允。“援 自请曰:‘臣尚能披甲上马。’帝令试之。 援 据鞍顾眄,以示可用。帝笑曰:‘矍鑠哉,是翁也!’”遂遣 援。后因以“马援据鞍”为老当益壮,思建功业之典。

《三国志·魏志·满宠传》:“昔 廉颇 彊食, 马援 据鞍。”
北周 庾信 《为阎大将军乞致仕表》:“虽復 廉颇 强饭, 马援 据鞍,求欲报恩,何能为役。”

马援据鞍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鞍子和套在马头上带嚼口的笼头。
  • 2、1.马鞍和笼头。
  • 3、①体操器械的一种,形状略像马,背部有两个半圆环,是木马的一种。 ②男子竞技体操项目之一,运动员在鞍马上,手握半圆环或撑着马背做各种动作。 ③鞍子和马,借指骑马或战斗的生活:~劳顿 ㄧ~生活。
  • 4、1.覆盖在鞍子上的帕巾。
  • 5、1.鞍子和驾驭牲口的嚼子﹑缰绳。
  • 6、1.亦作"鞍鞒"。 2.马鞍。其拱起处形似桥,故称。
  • 7、1.见"鞍桥"。
  • 8、1.见"鞍屉"。
  • 9、1.指负载的马和所负物。
  • 10、1.鞍勒。
  • 11、放在牲口背上驮运东西或供人骑坐的器具,多用皮革或木头加棉垫制成。
  • 12、1.马鞍和车马上的饰物。
  • 13、鼻部畸形的一种,鼻梁中间凹陷,由鼻部外伤、梅毒、结核等引起。
  • 14、马鞍子和垫在马鞍子下面的东西。
  • 15、1.马车。
  • 16、1.骡马背上被鞍具磨伤后长出的毛作白色,谓之"鞍花"。
  • 17、1.马鞍和缰绳。
  • 18、1.马鞍和铠甲。借指征战生涯。
  • 19、〈书〉鞍韂。
  • 20、1.犹鞍甲。
  • 21、1.鞍子。用以乘坐﹐故称。 2.自行车上供人骑座的部件。
  • 22、山市在辽宁省中部,沈大铁路斜贯。1937年设市。人口1442万(1995年)。有著名的鞍山钢铁公司,为中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。市东千山,风景秀丽,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。
  • 23、子局1.元代制造鞍具的官办作坊。
  • 24、马劳顿顿:困顿。骑马赶路过久,劳累疲困。形容旅途劳累。

马援据鞍的相关查询

马援据鞍的意思解释、马援据鞍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