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xī jiǎn  ]
  • ㄒ一 ㄐ一ㄢˇ
  • TR TUJ

稀简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稀少简略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稀少简略。

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绍 既并四州之地,众数十万,而骄心转盛,贡御稀简。”
《明史·宦官传二·陈矩》:“帝常膳旧以司礼轮供,后司礼无人, 乾清宫 管事牌子 常云 独办,以故侦卒稀简,中外相安。”

稀简(xi jian)同音词

  • 1、犀检[xī jiǎn ]

    1.用犀角制的诏书封检。借指诏书。

  • 2、息肩[xī jiān ]

    ①肩头得到休息,比喻卸除负担的责任:俟息肩,则勉力赋诗。 ②停留休息:日暮倦行役,解鞍初息肩。

  • 3、隙间[xì jiān ]

    1.亦作"?间"。 2.空隙。引申指不完美处。

  • 4、翕肩[xī jiān ]

    1.耸肩。畏惧竦敬貌。

  • 5、习见[xí jiàn ]

    1.常见。

  • 6、歙肩[xī jiān ]

    1.犹言耸肩。形容身子微缩﹐作恐惧﹑谄媚状。

  • 7、稀间[xī jiān ]

    1.稀疏有间隙。

  • 8、锡监[xī jiān ]

    1.青铜镜。

  • 9、溪涧[xī jiàn ]

    1.两山之间的河沟。

  • 10、希间[xī jiān ]

    1.稀疏之处;空隙。

稀简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犹剔除。
  • 2、打击乐器,用两片一尺多长的木板或竹板制成。用作戏曲或道情的伴奏。
  • 3、1.亦作"简板"。 2.亦称"简牌子"。把字写在木板或金属板上的简帖。 3.打击乐器。用长条形竹板或木板制成﹐说唱道情等曲艺时用来伴奏。
  • 4、内容比较简略的报道:新闻~ㄧ工作~。
  • 5、1.铨叙授职。
  • 6、1.用于告诫﹑策命﹑盟誓﹑征召等事的文书。亦指一般文牍。
  • 7、1.疏略﹐不谨慎。
  • 8、1. 用简要的话陈述或总结。
  • 9、1.宽大仁恕。
  • 10、1.谓使刑狱讼事减少。
  • 11、1.简约而严肃。
  • 12、1.简约朴素。 2.古代用来书写的竹简和绢帛。亦指书写用品。 3.《文选.张协<杂诗>之九》"寄辞翰墨林"李善注引汉应劭《风俗通》:"刘向为孝成皇帝典校书籍﹐皆先书竹﹐为易刊定﹐可缮写者以上素也。今东观书﹐竹素也。"后因以"简素"称书籍。 4.指书信。
  • 13、精简:各种报表的数量应该尽量~。
  • 14、1.挑选;裁减。
  • 15、1.明代翰林院史官名。本作"检讨"。避崇祯帝讳改。
  • 16、①笔画经简化后变得比较简单的:~字。 ②指简体字:‘車’的~是‘车’。
  • 17、1.见"简狄"。
  • 18、1.书柬。
  • 19、1.检阅部众。
  • 20、退1.选任隐逸不仕人员。
  • 21、1.见"简脱"。
  • 22、1.亦作"简侻"。通脱;落拓不羁。 2.谓书简脱落。
  • 23、1.指微末不足道的东西。
  • 24、1.谓所闻不详。

稀简的相关查询

稀简的意思解释、稀简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