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ēi què  ]
  • ㄅㄟ ㄑㄩㄝ
  • DRT UUB

碑阙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石碑和石阙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石碑和石阙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滱水》:“汉 末丧乱,山道不通此,旧有下阶神殿。中世以来,岁书法族焉。

晋 魏 改有东西二庙,庙前有碑闕,坛场列柏焉。”
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汶水》:“水出 无盐城 东北五里 阜山 下,西逕 无盐县 城北。水侧有 东平宪王 仓 冢,碑闕存焉。”

碑阙(bei que)同音词

  • 1、贝阙[bèi què ]

    1.以紫贝为饰的宫阙。本指河伯所居的龙宫水府,后用以形容壮丽的宫室。语出《楚辞.九歌.河伯》:"鱼鳞屋兮龙堂,紫贝阙兮朱宫。"

  • 2、北阙[běi què ]

    1.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。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。 2.用为宫禁或朝廷的别称。

碑阙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因失误而把事情搞坏。
  • 2、1.(道德修养)欠缺,浅薄。
  • 3、簿1.登记官吏缺额的簿册。
  • 4、1.残缺。
  • 5、1.古时供填补空缺的兵车。
  • 6、1.不做危险的事。
  • 7、1.指阙里。
  • 8、1.亦作"阙翟"。 2.古代王后的祭服。
  • 9、1.残缺的典章制度。语本汉扬雄《剧秦美新》:"帝典阙而不补。"晋陆机《吊魏武帝文》﹕"厘三才之阙典﹐启天地之禁闱。"南朝梁任昉《王文宪集序》﹕"阙典未补﹐大备兹日。"后指古代传下来的典章制度。 2.指史料记载上的缺漏。 3.犹憾事。
  • 10、1.指弊政。
  • 11、1.缺陷,毛病。 2.短缺;缺乏。
  • 12、1.不足的数额。
  • 13、1.缺少。
  • 14、1.缺乏。
  • 15、1.缺漏废弃。
  • 16、1.春秋时国名。 2.指阙巩国所产的铠甲。
  • 17、1.门阙。
  • 18、1.毁坏。
  • 19、1.削弱,损害。
  • 20、1.觚棱。
  • 21、1.日蚀。
  • 22、1.缺失的卷数。
  • 23、1.缺乏;缺少。
  • 24、1.物体上缺掉一块而形成的空隙。

碑阙的相关查询

碑阙的意思解释、碑阙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