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tāo hè  ]
  • ㄊㄠ ㄏㄜˋ
  • XTS PUJN

绦褐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犹布衣。借指平民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犹布衣。借指平民。

宋 刘克庄 《沁园春·平章生日丁卯》词:“向朝堂衮绣,万羊非泰,湖山絛褐,两鹤相随。”

⒉  縚褐:犹布衣。借指平民。

宋 叶梦得 《石林燕语》卷五:“虽然縚褐容相见,东望严扉敢杖藜。”

绦褐(tao he)同音词

  • 1、桃核[táo hé ]

    1.桃子的核。《汉武故事》:"〔王母〕因出桃七枚,母自啖二枚,与帝五枚,帝留核着前,王母问曰:'用此何为?'上曰:'此桃美,欲种之。'母笑曰:'此桃三千年一着子,非下土所植也。'"诗文中常用其事。

  • 2、讨核[tǎo hé ]

    1.研讨并加以综合考查。

  • 3、淘河[táo hé ]

    1.鹈鹕的别名。

  • 4、韬合[tāo hé ]

    1.包容切合。

  • 5、洮河[táo hé ]

    1.水名。在甘肃省西南。 2.借指洮砚。

  • 6、逃河[táo hé ]

    1.鹈鹕的别名。

  • 7、滔涸[tāo hé ]

    1.(水)漫溢与干涸。

  • 8、陶和[táo hé ]

    1.陶冶调治。

绦褐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见"褐宽博"。
  • 2、1.穿粗布衣服的人,古代用以指贫贱者。
  • 3、1.指明代四品以上官员出行时所用的伞盖。以黑色茶褐罗为表,红绢衬里,故名。
  • 4、煤的一种,一般褐色,有的灰黑色,含水分较多。除做燃料外,还用来提炼汽油、煤油、焦油等。
  • 5、1.粗布被子。
  • 6、1. 黄黑色。
  • 7、1.古代的一种褐色名香。
  • 8、1.借指粗布衫子。
  • 9、1.粗布衣服。古代贫贱者所穿。 2.借指贫贱者。
  • 10、宽博1.古代贫贱者所穿的宽大粗布衣服。亦借指贫贱者。
  • 11、马鸡鸟,体长约一米,羽毛大部分黑褐色,尾羽基部白色,末端黑而有紫蓝色光泽,可作装饰品,是我国特有的珍禽。也叫鹖鸡。
  • 12、衣不完褐:粗布衣服。连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。形容生活困苦。
  • 13、衣蔬食褐衣:粗布衣服;蔬食:粗糙的饭食。穿的是粗布衣服,吃的是粗茶淡饭。形容生活困苦。
  • 14、餲饐1.食物败坏变味。
  • 15、犵狫1.即仡佬。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名。
  • 16、犵獠1.即仡佬族。
  • 17、犵狑1.旧时仡佬族的一支。
  • 18、犵猪1.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。
  • 19、合玉1.犹合璧。谓日月同出。
  • 20、合愿1.谓愿望相同。
  • 21、合约合同(多指条文比较简单的)。
  • 22、合韵1.同一韵律。 2.叶韵。谓韵脚符合韵部或韵辙。 3.即合元音。参见"合元音"。
  • 23、合驩1.见"合欢"。
  • 24、合环1.犹周围。

绦褐的相关查询

绦褐的意思解释、绦褐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