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lián jī  ]
  • ㄌ一ㄢˊ ㄐ一
  • LP CQG

连鸡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连鸡”。

⒉  缚在一起的鸡。喻群雄相互牵掣,不能一致行动。

⒊  指联盟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连鷄”。 缚在一起的鸡。喻群雄相互牵掣,不能一致行动。

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诸侯不可一,犹连鷄之不能俱上於栖之明矣。”
鲍彪 注:“连谓绳繫之。”
《后汉书·吕布传》:“﹝ 陈珪 ﹞曰:‘ 暹 奉 与 术,卒合之师耳。谋无素定,不能相维。子 登 策之,比于连鸡,埶不俱栖,立可离也。’”
唐 陆龟蒙 《寒泉子对秦惠王》:“齐相,晋文 之伯也,始若胶附,终若冰拆,岂连鸡不能俱止于栖而已哉!”
王闿运 《常公神道碑》:“江 湘 千里,曾无空垒,东南羣帅,惟知奔命,虽犬牙相错,而连鸡不飞。”

⒉  指联盟。

《隋书·高祖纪上》:“青 土连率,跨据东 秦,藉负海之饶,倚连山之险,望三辅而将逐鹿,指六国而愿连鸡。”
《旧五代史·梁书·刘鄩传》:“昨者,比欲西取 太原,断其归路,然后东收 镇 冀,解彼连鷄,止於旬时,再清 河朔。”

连鸡(lian ji)同音词

  • 1、脸急[liǎn jí ]

    1.犹言变脸﹐多指生气。

  • 2、敛迹[liǎn jì ]

    〈书〉①隐蔽起来,不敢再出头露面:盗匪~ㄧ~潜踪。 ②约束自己的言行:屏气~。 ③退隐:~山林 ㄧ~避贤。

  • 3、敛积[liǎn jī ]

    1.指收购和储积。

  • 4、敛戢[liǎn jí ]

    1.收敛。

  • 5、连击[lián jī ]

    1.接连击打。 2.排球运动中,一人连续触球两次或两次以上,属违例现象。

  • 6、连迹[lián jì ]

    1.亦作"连迹"。 2.踪迹相连。 3.追随,仿效。

  • 7、连屐[lián jī ]

    1.犹同行。

  • 8、连缉[lián jī ]

    1.连结;连接。

  • 9、连及[lián jí ]

    1.牵连涉及。 2.连续。

  • 10、连继[lián jì ]

    1.接连,继续。

连鸡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肥鸡。
  • 2、1.亦作"鸡?"。亦作"鸡巴"。 2.阴茎﹐男性的外生殖器。 3.常用作詈语。
  • 3、1.《晋书.戴逵传》﹕"少博学﹐好谈论﹐善属文﹐能鼓琴﹐工书画﹐其余巧艺靡不毕综。总角时﹐以鸡卵汁溲白瓦屑作《郑玄碑》﹐又为文而自镌之﹐词丽器妙﹐时人莫不惊叹。"后以"鸡碑"为多才多艺之典。
  • 4、1.一种鸡心形的槟榔。
  • 5、1.古代占卜法之一。以鸡骨或鸡卵占吉凶祸福。
  • 6、1.指斗鸡场。
  • 7、1.亦作"鸡唱"。 2.犹言鸡鸣﹑鸡啼。
  • 8、幼小的鸡。
  • 9、1.亦作"鸡窗"。 2.《艺文类聚》卷九一引南朝宋刘义庆《幽明录》﹕"晋兖州刺史沛国宋处宗尝买得一长鸣鸡﹐爱养甚至﹐恒笼着窗间。鸡遂作人语﹐与处宗谈论﹐极有言智﹐终日不辍。处宗因此言巧大进。"后以"鸡窗"指书斋。
  • 10、1.指天明之前。
  • 11、1.亦作"鸡刀"。 2.用以杀鸡之刀。语本《论语.阳货》﹕"割鸡焉用牛刀?"
  • 12、1.鸡的德性。指文﹑武﹑勇﹑仁﹑信。语本《韩诗外传》卷二﹕"君独不见鸡乎?头戴冠者文也﹐足傅距者武也﹐敌在前敢斗者勇也﹐见食相呼者仁也﹐守夜不失时者信也。鸡虽有此五德﹐君犹日瀹而食之者何也?"
  • 13、1.亦作"鸡丁"。 2.切成小块的鸡肉。
  • 14、1.唐代宫庭养鸡之所。 2.犹街坊。
  • 15、1.亦作"鸡肤"。 2.形容老年人发皱的皮肤。
  • 16、竿1.亦作"鸡竿"。 2.一端附有金鸡的长竿。古代多于大赦日树立。《新唐书.百官志三》﹕"赦日﹐树金鸡于仗南﹐竿长七丈﹐有鸡高四尺﹐黄金饰首﹐衔绛幡长七尺﹐承以彩盘﹐维以绛绳﹐将作监供焉。"唐许浑《正元》诗﹕"高揭鸡竿辟帝阍﹐祥风微暧瑞云屯。"后用为赦罪之典。
  • 17、1.成窑酒杯中的一种精品。
  • 18、1.亦作"鸡公"。 2.方言。雄鸡。
  • 19、1.草名。
  • 20、1.鸡的骨头。古时或用以占卜。 2.比喻嶙峋瘦骨﹔瘦弱的身体。
  • 21、1.鸡和天鹅。语本《庄子.庚桑楚》﹕"越鸡不能伏鹄卵﹐鲁鸡固能矣。鸡之与鸡﹐其德非不同也。有能有不能者﹐其才固有巨小也。"宋苏轼《留别蹇道士拱辰》诗﹕"庚桑托鸡鹄﹐未肯化南荣。"因以喻才能大小不同的人。
  • 22、1.鸡的腱子肉或胸脯肉。因其长圆如瓜形﹐故称。一说即鸡丁。
  • 23、鸡头上高起的肉冠。也叫鸡冠子。
  • 24、1.犀角名。

连鸡的相关查询

连鸡的意思解释、连鸡的拼音怎么读?